上一篇的内容是直接翻译,今天来写写读后感。
从秦孝公变法以来,秦国六代君主,世系如下:
君主名字在位时长配偶备注秦孝公嬴渠梁24年商鞅变法秦惠文王嬴驷27年宣太后(昭王母)秦武王嬴荡4年秦昭王嬴稷56年长平之战秦孝文王嬴柱3天华阳夫人(嫡妻)
夏太后(子楚母)
秦庄襄王(子楚)嬴楚(异人/子楚)3年赵姬(嬴政母)秦始皇嬴政37年公元前年统一天下司马迁开篇就直接写明了秦始皇的身份,是秦庄襄王的儿子。其母,是秦庄襄王在赵国做质子的时候,看中的吕不韦的姬妾。这个姬妾,在历史上被称为“赵姬”,后来被称为“赵太后”。而在《史记》另一篇《吕不韦列传》中,记录了这个故事的另外一个版本,吕不韦奇货可居,将赵姬送给子楚,其时赵姬已经怀了吕不韦的骨血,子楚是“喜当爹”。用郭德纲在相声里经常的一个砸挂说:“于老爷子跟于大妈拜天地入了洞房,第二天于谦就出生了”。《史记》里关于这种“献姬”的故事有几则,故事脉络类似,一看就是听来的故事,可信度很低。毕竟古人的生理卫生常识也是有的,更何况涉及到王族血统。所以本文作者采信司马迁在《始皇本纪》里的记述——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秦昭王四十七年,秦赵两国开始了长平之战,“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围邯郸”,做为质子的秦庄襄王,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回到秦国。在这中间,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秦始皇生于邯郸。从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出,秦始皇和秦庄襄王有两年多的相处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在外漂泊的质子,随时有性命之虞,第一次做了父亲,也许这是他心中难得的温馨。大历史的叙述中,很难有这种感情因素的描写,我们也只能以常理推断了。到了秦始皇十三岁,其父去世,他做了秦王。这时候的秦国疆域有所扩大,特别是越过宛县,占据郢都,设置南郡。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南郡与秦国本土不接壤,中间隔着宛县。这种属于“飞地”。秦国推行的郡县制,就起源于这种飞地。县,本义是“悬”,飞地就是悬挂在外的一块土地。嬴政做了秦王,吕不韦做了丞相,这时的吕不韦是“独相”。秦武王时,秦国就设置了左右丞相,也出现过独相的情况。秦昭王时,穰侯魏冉就是独相,这时到了秦王政,吕不韦也做了独相。后世熟知的李斯这个时候只是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麃(biao,阴平),古邑,应该是这位将军的封邑,因为失其名姓,只能以封邑称之。秦王政这个时候年纪还很小,尚未亲政。朝堂之上的几股势力,也有着表面的平静,直到一件事的到来,打破了均衡的局势。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