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一卷,周纪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年)
原文: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译文:
周天子首次册封晋国的卿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三人为诸侯。
解读1:事件背景
春秋时期后半段,晋国是绝对的霸主,齐国、秦国、楚国这些大国,通通都不是晋国的对手,比如说秦国,就始终被晋国牢牢压制,出不了函谷关不说,连自家的河西都被晋国占据了。但对外强势的背后,晋国国君的权威却日益沦丧,卿大夫掌握的土地、人口和权力一步步膨胀,并千方百计剪除国君的羽翼,削弱国君的地盘和权力。
到了公元前6世纪后期,晋国君弱臣强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当时的大贤,齐国的晏婴、晋国的叔向都预见到了结果,叔向就对来访的晏婴说,晋国之政终将要归于六卿。
齐景公使晏婴于晋,晏婴与晋叔向语。婴曰:“齐之政后卒归田氏。”叔向亦曰:“晋国之政将归六卿。六卿侈矣,而吾君不能恤也。”(《史记·赵世家》)
叔向所在的时期,晋国卿大夫共有六家,智、赵、韩、魏、范、中行。
而到了公元前5世纪前期,智宣子、赵简子这代人执政的时候,智、赵、韩、魏四家联手,灭掉了范、中行两家,晋国卿大夫减少到了四家。
公元前年,晋阳之战,赵、韩、魏联手灭掉了智氏,最终形成了晋国三家鼎立的局面。
随后,赵、韩、魏不断瓜分智氏的地盘,压缩国君的领地,到晋幽公之时,国君反而要朝见韩、赵、魏三家,君臣关系已彻底翻覆。
解读2:事件关键点
关键在于“初”字。
从公元前年晋阳之战,三晋有诸侯之实,到前年,天子册封为诸侯,三晋得到合法的诸侯名分,中间经历整整五十年,三晋的宗主,都已经传承了几代人。
为什么要这么长的时间?
原因在于,以臣篡君,是前所未有、彻底打破周礼的行为。
春秋时期,臣子篡权、弑君并不少见,但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取而代之、自立为诸侯的先例。
《史记》中并没有说明为什么公元前年,周天子突然册封三晋为诸侯,比如《史记·魏世家》记载魏文侯“十七年,伐中山“,然后就直接到了“二十二年,魏、赵、韩列为诸侯”,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说。
清华简系年给出了一种解释,说公元前年,魏、赵、韩三家联手伐齐,齐国大败,齐康公被迫与魏、赵、韩三家宗主会盟,承认了三晋的诸侯地位,并与晋侯一道朝见周天子,请求册封三晋为诸侯。
三晋以强大的武力,不惜发动战争,迫使周天子和齐国等诸侯国承认了自己的诸侯地位。
不管周天子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承认了三晋的诸侯地位,三晋终究是得到了天子册封,他们以臣篡君行为被合法化了。
司马光对此痛心疾首。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司马光认为,天子最重要的职责是守护礼,而礼最重要的是分,分最重要的是名。
简而言之,不同的名位彰显了阶层的分别,而分别则体现了礼的存在。
举例来说,天子、诸侯、大夫,名位各不同,其用鼎的数量就有分别,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这就是礼。
所以楚庄王饮马黄河,问九鼎之轻重,就是越礼之举,也凸显了周天子权威沦丧。
当天子不能恪守名、分之别,礼也就不存在了。
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司马光认为,周天子命三晋为诸侯,不是三晋失礼,而是天子失礼。
因为按照礼法,三晋是乱臣贼子,理应天子命诸侯讨伐之,现在反而是天子许可了其篡位之举,这是周天子失礼,坏了规矩。
晋国的乱臣贼子靠强力,堂而皇之称孤道寡,这种有悖于礼法人伦的行为,也难怪《庄子》对此讽刺道,“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解读3:事件影响
三晋为诸侯,标志着晋国卿大夫持续二百多年的以臣篡君之举取得了最终胜利,也扯下了周礼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
当礼法彻底崩坏,道德不再有约束力,天下间就陷入了比拼智谋和武力的恶性循环,而智计与武力致胜的结果,是社稷倾覆、生民涂炭。
敌军没有过河不能攻击,追赶逃兵只能追五十步,不能追对方逃跑的国君,遇到敌军兵车坏了要帮忙修好,这些在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行为,却是春秋时期尚存的礼仪风范。
而这些,在战国时代来临后,彻底消失了。
道德的底线越来越低,武力的代价愈演愈烈。
历史撕开了温情脉脉的一页,进入了残酷惨淡的篇章。
本文是徐九力《资治通鉴》解读系列第1篇,喜欢的读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