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在战国历史上,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秦魏雕阴之战,秦军俘虏魏将龙贾斩首八万这个说法上,有两个不同的表述,其中让后人疑惑的主要是围绕魏公子卬和公孙衍两人,谁才是俘虏魏将龙贾和斩首魏军八万的秦军主将?我们先来看看,《史记》中关于这场战争的一些表述。《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王)七年,公子卬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史记·苏秦列传》记载:“是时周天子致文武之胙於秦惠王。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从上面的表述看出,龙贾被秦军俘虏是确定不移的,但斩首八万和谁俘虏的龙贾,表述上就不一致了。这里的公子卬有人说就是魏公子卬,在九年前被商鞅设计诱骗降秦,也有人说这个公子卬是秦国的公子,还有人说后一种说法正确,犀首就是公孙衍,他当时正在秦军效力。那么,上面几种说法哪个正确呢?我们再来看看魏公子卬如何被商鞅诱骗到秦国,后面他都干了些啥。再来看看公孙衍如何俘虏龙贾的?首先肯定的一点,秦国从来没有什么公子卬,《史记》在记述秦国的历史事件中,关于人物这一块还是比较严谨的,尤其是能指挥秦魏战争的秦公子,太史公不可能漏掉这个重要人物的。关于商鞅设计诱骗魏公子卬这件事,世人大多指责商鞅这事做得不地道,但却忽视了战场上就是你死我活的争斗,只能是公子卬愿意被骗。《吕氏春秋》记载:公孙鞅(商鞅在魏国时候的名字)在魏国时和公子卬要好,到商鞅入秦为相后,秦王让他领兵伐魏,魏军当时是相国魏公子卬领兵迎战,商鞅深知公子卬底细,就以请他过来喝酒叙旧为名,在公子卬过来的路上被秦兵设伏俘虏了他。主将被俘,魏军阵脚大乱,商鞅趁机攻魏,造成魏军大败。商鞅得胜回来后,被秦王厚赏封为商君。但公子卬从此再无下文,有人说九年后秦魏雕阴一战,《史记》上记载的就是公子卬领兵伐魏,但疑点太多,值得探讨。我们再来看看公孙衍的一些情况。《史记》中关于公孙衍的记载是依附在《张仪传》后面的一笔带过。但从《秦本纪》《魏世家》中偶尔也有提到公孙衍的名字,他先是在秦国辅佐当了一段时间的大良造,后又去了魏国当相国。关于公孙衍的长处,主要是他擅长跟张仪作对,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却要联横,秦魏几个大王让他俩折腾个遍。张仪挂过六国相印,公孙衍也不差,也曾挂过五国相印,都是战国时期相当当的人物。但《史记·苏秦列传》关于雕阴一战记载,“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这个写法与公子卬去魏国又在同一时期,可能的说法有三种:第一种,公子卬和公孙衍共同领兵参与了秦魏雕阴之战。第二种,公子卬迫于压力,或者说他去秦国以后,魏军大败,魏王杀了他的家人,迫使公子卬不得不降秦。第三种,公孙衍自己领兵出战,俘虏了龙贾,斩首魏军八万。按照排除法,第一种情况,公子卬和公孙衍都是来自魏国,秦王不大可能同时任用两名异国将领领兵作战,这么做等于把秦国的军权交给了魏国,所以排除掉。第二种情况,公子卬是魏国的宗室后裔,又是当朝相国,魏王如果因魏军大败迁怒于他的家人,历史上应该有记载,但点滴没有。在《大秦帝国》影视作品上,导演们把公子卬放了回去,这个只是文学作品。因为当商鞅在秦国遭到公子虔排挤逃到魏国时,魏国就以他当初诱骗公子卬这事没有接收他,说明他对公子卬还是留了一手,如果把公子卬杀害了或者留在了秦国,魏国指定不会饶恕商鞅的,从这点上看,第二种也是不可信的。那么,答案只有第三种,公孙衍自己领兵出战,俘虏了龙贾,斩首魏军八万。可是,《史记·秦本纪》中关于公子卬的记载怎么解释呢?只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司马迁在表述这一块时,出现了笔误。学史明理,知史悟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