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史记里十之六七是寓言故事,你怎么

全国白癜风医学高峰论坛 https://m.39.net/pf/a_5327542.html
宋朝大v东坡先生有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有时候我会想,如果记叙史料的史官对某件事情一不小心“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他记叙下来的史料,也是有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吧。曾国藩是晚清的一个大v,无论是用兵还是做学问,都取得了让人叹服的成就。曾国藩在带兵的时候,有时候也会看一看外界的史学作者的作品,看他们如何描述自己部队的战绩。看了这些文人的作品后,曾国藩不禁觉得非常诧异,因为这些文人描述的他一些部下作战的战斗过程,与实际情况相差颇远。“敝部如塔、罗、李、鲍,外间有文人叙其战绩,已与当时实事迥不相符,窃疑古书亦复”。这事让曾国藩非常好奇,想一探其原因之所在。几番思考后,曾国藩召集手下的幕僚,将领,复盘一下曾经打过的战役。在复盘的过程中,曾国藩发现,即便是这些人,他们对于整个战役的描述也相差迥异,颇有些类似盲人摸象,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说的都不尽相同。“虽同见同闻同局中人,而人人言殊,不足凭信。”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曾国藩说:“二十三史中的军事记载,除了少数外都是文人们自己臆测装饰成文的,不知道甲仗为何物,战阵是什么,用夸张浮夸的语言随意编造,绝对不能信!即使像写得比较好的《史记》《汉书》,也有不能信的地方,虽然司马迁说庄子的书都是寓言,但我认为史记里属于寓言故事的,也是十之六七。”“颇疑古人之书皆装饰成文,而不可以尽信。”“太史公称庄子之书皆寓言,吾观子长所为《史记》,寓言亦居十之六七。”曾国藩的发言信息量太大,笔者作为一个十多年的军史爱好者,试为各位看官解读下。以笔者这么多年与很多资深军史爱好者、研究者交流、学习的经验,中国的军事历史研究一直存在种种困境,其中最重要的困境便是历史资料中对于战争描写非常不详细。而且,很多历史记载者,因他们不懂得战争,所以他们在描写战争的时候,只记下了自己感兴趣或者印象深刻的东西,至于致胜的关键,则可能根本没有记载。《史记》的问题,笔者试为读者列举一二。《史记》中的笔误,笔者曾经发现过一例。比如《史记黥布列传》里的年代就有笔误,如其所记载的“汉五年,布使人入九江,得数县。六年,布与刘贾入九江,诱大司马周殷,周殷反楚,遂举九江兵与汉击楚,破之垓下”,而事实上汉军彻底击败楚军在汉五年而非汉六年。又如,孙武、伍子胥领三万吴军伐楚,攻破楚都郢都,是历史上的重大战事。《左传》对此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史记》则记载的简单而且含混不清。倘若我们按照《史记》的记载来理解孙武入郢之战,那么对于战事具体过程的解读,可能与真实的过程天壤之别,按照其字面理解,我们很可能会误认为吴楚两军是在汉水两岸决战。“与楚夹汉水而陈。吴王之弟夫概将兵请从,王不听,遂以其属五千人击楚将子常。己卯,楚昭王出奔。庚辰,吴王入郢。子常败走,奔郑。”《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至于两军真正的决战柏举之战,我们在《史记》里压根没找到踪迹……以下是左传的描写(白话译文),各位看官自行对照。“冬季,蔡、吴、唐三国联合发兵进攻楚国。他们把船停在淮河边上,下船急行军向南到达江汉平原,和楚军隔着汉水对峙。楚国司马沈尹戌对子常说:“您依托汉水和他们周旋,我北上带领方城重镇的全部人马毁掉他们的船只,回来时再堵塞大隧、直辕、冥阨三个关口。这时,您渡过汉水而进攻,我从后面夹击,必定把他们打得大败。”商量完后就出发北上了。……史皇对子常说:“楚国人讨厌您而喜欢司马。如果沈司马在淮河边上毁掉了吴国的船,堵塞了关口而回来,这是他一个人独享战胜吴军的功劳。您一定要速战速决。不这样,就不能免于祸难。”于是楚军渡过汉水摆开阵势,吴军诱敌深入后退,从小别山直到大别山,吴军在撤退途中三次抓住有利战机挫败楚军。子常感觉吴军战斗力很强,想逃走。史皇说:“国家太平的时候,您争着当权;国家有了祸难就逃避,你打算到哪里去?您如果冒着必死的决心打这一仗,以前的罪过必然可以全部免除。”十一月十八日,吴、楚两军在柏举(湖北麻城境内)摆开阵势。吴王阖庐的弟弟夫概早晨请示阖庐说:“楚国的令尹囊瓦(子常)不仁,他的部下没有死战的决心。我们抢先进攻,他们的士兵必定奔逃,然后大部队跟上去,必然得胜。”阖庐没有必胜把握,没有答应。夫概说:“所谓‘臣下合于道义就去做,不必等待命令’,说的就是这个吧!今天我拼命作战,就可以攻进郢都了。”于是,夫概王带着他的部下五千人,抢先攻打子常的队伍,子常的士兵奔逃,楚军乱了阵脚,吴军趁势大败楚军。子常逃亡到郑国。吴军追赶楚军,到达清发河,准备发动攻击。夫概说:“被围困的野兽还要争斗一番,何况人呢?如果明知不免一死而同我们拼命决战,必定会打败我们。如果让先渡过河的楚军知道一过河就可以逃脱,后边的人羡慕先渡河的,楚军就没有斗志了。渡过一半才可以攻击。”如此,又一次打败楚军……在雍澨又打败了楚军。经过五次大战,吴军到达楚国的郢都。史书记载与真实事情发生误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误差与缺失。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误差与缺失,关键是传递媒介的问题。打个通俗的比方,当我们传递一个声音信息的时候,如果是用固体传播,可以传播的很远而且不怎么失真,但是一旦在空气中传播,声音很快就衰减并失真了。历史事情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也是同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事情,先由一个专业的亲历者描述下来,然后再由这个专业的亲历者传递给另一个专业的人员,不断传递下去,信息可以基本完整保存下来。第一手信息来源的专业性,和中间传播者的专业性,两者条件都具备,才能保证信息的完整与准确度较高。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最后传递下来的信息则可能与事实谬以千里。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他能够把战役的方方面面基本真实的描述出来,对于战役过程中的关键事情,他能描述的很清楚。可是对于一个未经战阵的文人,即使他身处战局之中,他所见所闻也多是盲人摸象。成千上万军队的调动,将军高屋建瓴了然于胸,可是一个文人作者,因为他对于军队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足,一般只能管中窥豹,做一个围观群众,打打酱油。试问,当代社会,一个不怎么懂得军事的人,现在能够去做战地记者吗?试问,一个未受过专业医疗训练的人,即使他看了十多场手术,他能够用文字颇为准确的描述一个较为复杂的手术吗?一个非相关专业的人,去记述一个专业的事情,出错的概率是不小的。笔者是学土木工程的,这些年经常看到有报纸报道说,桥梁施工的时候采用箱梁是大大的偷工减料!(箱梁中间有很大一块是空心部分)。这个现象之所以产生,就在于从记者到主编,都对桥梁施工一无所知,才搞出这么大个笑话。我们国家流传下来的史书,基本都是史官写就,史官的为人和专业素养,大大的影响了史书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尤其历史是包罗万象的,某个史官对于某方面可能是专家,但是对于另外的方面则可能不怎么精通,那么当他记述此类他不精通的事情的时候,出现偏差,实在是人之常情。《史记》在我国史书上有非同一般的地位,作为八零后,在我的启蒙阶段,《史记》被宣扬到了简直到了不容置疑的地步。曾国藩的说法我不能完全认同,但是我认为,因为司马迁个人精力、专业上的局限性,《史记》有不少值得我们质疑的地方,它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是并非没有写错的地方。对于接受启蒙阶段教育的中小学生来说,尤其是现在比以往更重视文史教育的情况下,早早认清《史记》等史书的局限性,我想对以后的读书、思考、工作,还是有所裨益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