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解道德经32修行的终点在哪里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https://m.39.net/disease/a_6169037.html
很多人可能对修行很好奇,那修行最后的终点在哪里?修行的成果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将带你们在这一篇找到这个答案:来,我们先来看老子怎么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常:在《易经》中与变相对,代表不变。恒常,这里是不是说道就完全没有名字,就像老子就给它取名为“道”一样。它也会有名字,只是它本身是无形无迹没有名字的。这是它本来的样子,恒常不变,什么也没有,包括名字。道常无名,可以等同于佛家所说的“空”。这句话,老子是说:道本来无形、无迹、无名,没有任何特点,纯朴自然,非常小,小到不可见、不可听、不可摸。但道虽然很小很小,但这天下没有谁能令它臣服。没有谁能改变道,没有谁能号令道去做任何事,道它永远不变,永远按自己规律运转,没有谁能动它分毫!同时,道本身也不会偏帮任何人,对待所有一切都一样。所以,没有什么可以令它臣服。那既然谁也不能改变道,谁也不能让道为自己谋划,那道对我有什么用呢?老子说: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侯王:泛指诸侯和君王《史记·项羽本纪》:“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自宾:宾者,客也。自宾与自主相对,万物自宾,也就是万物不自己做主,听从主的安排。即,自动臣服,归顺的意思。所以,老子说:诸侯和君王如果能够依照“道”原则来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顺于他。就像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不需要谁要求,它自然会均匀。依道行事,不求自成,不为自顺。这个意思,其实老子不止一次这样表达。在第三十七章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在第五十七章他又道: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里,老子说的都是诸侯君王,感觉离我们很远。那对我们有没有用呢?自然有,以前诸侯需要治理封地,而现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治理自己的小家庭,小部门,小公司,小企业。刚刚咱们已经见道,也知道依照道行事,万物将自归。那你是不是想知道,到底要怎么做?但,先别急,在具体怎么做之前,老子要给我们说一下依道行事的注意事项!这个必须知道,我们平时买个家电还要看看注意事项。现在,给你“道”这样一个玄奥高深,又用之无穷的东西。一旦你不注意,就像是拿个原子弹,乱点!结果,可想而知。说的有点夸张,但是,意思差不离。好,我们还是来看老子怎么说的: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这句话,我们先来看下通行版翻译: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始:开始,起始。制:做名词解是制度,做动词解是规定,制造。比如《千字文》中“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有名:在第一章里,老子写道“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在第二十八章,老子写道“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无论什么东西,如果没有名字,你就没办法驾驭它。就像一个人出生后,如果你不给它取个名字,那你形容他的时候,就很难准确描述。一旦你给某个事物取了名字,你就能感知它的边界,你就能找到它的特点,你就能知道如何掌控它。就像现在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在你没给它取名之前,你不知道它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从哪里来,怎么对付。感觉无法琢磨,十分恐怖。但当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后,再给它划定范围,它就变的清晰了。然后,我们就能针对性的来研究它,治疗它,它也变的不再可怕!其实,万物都是这样的,包括我们自己。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没有名字。等我们有了名字后,后面发生的一切,都将向这个名字归集。名字本来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我们自己成就了名字背后的意义。清朝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曾做很值得品味的诗《顺治归山诗》,全文如下: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个意境。我们不是我们的名字,你到底是谁,或者你到底是什么。其实本质是很难描述清楚。但是,给你一个名字以后,你就会变的清晰,你就会有边界,你就可以和万物做区分。这就是始制有名,也是天下治理的开始。好,名字有了,是不是就够了呢?不够,有了名字,我们还必须划定边界,而且,还要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在第一章中,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我们要从“无”中,去体会事物的奥妙,要去“有”里去查看事物的边界。不管是制度也好,还是我们人也好,都需要有清晰的界定。制度有了清晰的界定,才能更好的执行,人有了明确的边界,才能更好管理。但老子强调最重要一点是“知止”,止,停止,终点!老子说“知止可以不殆!”,只有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才能真正循环不息,永久长存!在通行版中,“殆”,被解释为危害,危险。但我个人认为,此处“殆”字和第二十五章中的“周行不殆”是一个意思。表达的就是不停止,循环往复,运转不息的意思。那这个时候,你是不是会问,这样解释会不会很矛盾。老子一边说要我们知止,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知道哪里是我们的终点,一边又说这样做可以让我们生生不息。这不是很矛盾吗?不矛盾,这就是老子说的相生相克。你只有知道了一个事物为什么会变,你才能知道怎样让它永远不变。就像我们清楚了食物为什么会变质,我们才知道怎么让它不变质。同样的,我们只有知道的一个管理方法、制度、政策,甚至是规则、定理。它具体适用的边界和所能取得的终极效果,我们才能更好的使用它和更新它。没有什么政策、制度、管理手段,是绝对完美的。我们现在已有的每一种体制、政策、方法论等等,每一天都在不断的被淘汰。因为,我们外界的世界,没有一天是停止改变的。所以,如果你一直想要同样的收效,那你就要一直不断的改变你的边界,一直变,才能一直不变。这说的是制度,要明确目标,不断变更,方能生生不息,持续有效。那同样对我们做人呢?这里我借用西游记里,观音大士化身女子问唐僧的话问大家一句:你们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大家可以想想。如果,一个人能清楚自己的来处和归处。就会知道自己该如何变,如何不变。这个有点玄,可能不好琢磨,那简单一点,你可以做个填空题。你要做一个——人?中间填空,任意填,不管填什么都可以。填好了,然后,你就可以思考,如果一辈子的时间,我就打造出这样一个人来。你可心安,你可满足?修行,修行,最终的成果,就有两个!一个是你对这个世界的改造,你来一趟,留给了世界什么?而另一个是世界对你的改造,你来一趟,到底带走了什么?你自己将是你一生修行成果的最大体现。你这个填好了,确定了,你就知道你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如果,你心里不清楚,那你就容易飘飘忽忽,随波逐流。最后,不是你成了什么样子,是你被这个世界打磨成了什么样子!如果,你不去定义自己的终点,那世界就会给你一个答案。好,最后,我们来看下我们的理解对不对?老子说: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这句话,我引用一下苏辙先生的注解江海,水之终也。川谷,水之分也。道,万物之宗也。万物,道之末也。皆水也,故川谷归其所终;皆道也,故万物宾其所宗。一切从你这里开始,也在你那里结束!好了,今天解读就到这里啦!喜欢的朋友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