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有个人们一直津津乐道的话题。那就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计划,魏延想要带领几千精兵,从子午道神兵天降,穿过秦岭,直达陕西境内,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妙的构思,也是一场美梦,之所以是美梦,那基本可实现的可能性为零。小编以前读史的时候,印象中记得从蜀地出秦岭直达陕西,各种道路至少有四五条以上。魏延所提议的子午道只是其中一条,还有楚汉时期韩信说的陈仓道,还有荔枝道,褒斜道,傥骆道等等。这些小道各有各的特点,有的距离非常短,但非常险峻,不适合大规模行军,一旦被发现,全军覆没。有的道很宽阔,不那么险峻,适合大规模行军,但是路途遥远,无法达到奇袭的目的。楚汉时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绝对是一个天才的构思,也是韩信这种天才和刘邦这种王者才能玩的起。秦岭小道韩信当时面对的是大秦最后的明月章邯,章邯是少府,文官就是收税的,对于天下地理形势比一般人要熟悉的多。所以我们可以逻辑推断,章邯是不可不知道从蜀地翻过秦岭来到陕西有几条道,而且每条道的情况估计也很了解。但韩信的确厉害,他一边派遣大军光明正大从一条大道,一边修路一边进攻,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在物资匮乏的时代,给人造成一副老子要从这里带着汉军杀出去,跟你决一死战。另一边暗地里派一对精兵从最不可思议的陈仓道冲出来,这是一招险棋,也是没有办法之中最好的办法。这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来历,确实经典,但大家通常忽略了很重要的关键信息。其实即便是韩信和刘邦这种水平的配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样是个大坑。前面就说了,章邯很厉害,而且很了解地理地图,所以当汉军杀出去的时候,真的被章邯堵住了。如果不是这个时候一个叫做赵衍的人献计,刘邦带着小弟从故道还,那真的就没有后面的大汉朝了,可想而知,这招棋是多么险要。赵衍献计这段记载记载在《史记》功臣列表里面,赵衍也因此被封侯了,毕竟挽救了刘邦的命。史记是纪传体,纪传体最大的问题,就是同样一件事,在不同人的传记里面有时候得不到体现,差别很大所以需要对比着看。回归到魏延,第一魏延水平距离韩信,刘邦差个十万八千里也不为过,其次,子午道非常险峻,虽然路途短,但带着几千大军传过去,风险太高。其次,韩信和刘邦当年那是没有办法,只能冒死一赌,而蜀国当时的选择性很多。即便魏延成功做到了,但是就算拿下长安,区区几千人也不可能守得住,所以子午谷奇谋没有任何的意义!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比东方相合聚。”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这段记载出自跟小说没太大区别,大水库一样的《魏略》可信度太低,因此子午谷奇谋压根就是谣传。而《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而陈寿的《三国志》作为信史,可信度自然高多了。但对比这两段记载,其实区别是非常大的。魏略所说的魏延要拿下长安,长安肯定有魏国重兵把守,先不说魏延能否拿下,拿下之后肯定也是元气大伤。而且长安附近除了武关,和潼关外根本无险可守,魏延好歹也是经验丰富,不可能不知道。而三国志所说的,压根就不是子午谷奇谋,只是说魏延要学习韩信模仿当年的韩信,冒险试一试。韩信毕竟只有一个,后世明朝有人来了个子午谷奇谋,果真被堵在里面,全军覆没。而也有人学习了韩信的背水一战结果还是全军覆没。军事需要冒险,但水平不到家,去冒险就是去送死。小编在百家号所有写的文章,都是靠着记忆现场打的,所以错别字多,可能有些记错了,大家可以留言指出来,非常感谢!明明只是二流水准郭嘉,为什么忽然变成了三国第一谋士?战国四大名将最厉害的是哪位?白起也有败绩!正史记载,三国第一猛将是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