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预言”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说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梦想长生,派一个叫卢生的方士去海外求长生不死药。
世界上当然不存在这种药,所以卢生的任务没有完成。
空手而归肯定要被秦始皇问责,但方士毕竟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脑筋转得很快,回来的路上就“捏造”了一本宝书——《录图书》。
就在这部书中,出现了“亡秦者,胡也”的字样。
秦始皇看完后若有所思,很快派大军去攻打匈奴。这关匈奴什么事儿呢?是这样,古时将长城以北的游牧族群统称为胡人。
不过,这虽然是《史记》中的记录,但由于时间离得太远,那个时候发生的事情已经很难判断真假了,司马迁从哪里得到的这个资料?《录图书》是否真的存在?全都是没法考证的疑问。
估计这事是五五之数,可真可假。
说它真,是因为古人迷信,而且越是居高位者越迷信,卢生要是操作得好,说不定真能蒙一蒙秦始皇。说它假,是因为秦始皇雄才大略,不至于用虚无缥缈的预言,来指导自己的军事行动。
按照当时秦帝国的地缘政治环境来看,无论有没有这个预言,秦始皇都会攻打匈奴。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秦国的历史是一个不断扩张的过程,历代秦君都以开疆拓土为己任,秦始皇也不例外,甚至更为激进,当他看到北方还有如此广阔的土地时,不可能不心动。
秦人的祖先非子,一开始只拥有甘肃省天水市地区的一小块土地,老秦人在此繁衍生息,逐步扩大自己的地盘。
秦襄公时,因护送周平王东迁而被封为诸侯,赐封岐山(今陕西省宝鸡市)以西之地;秦穆公时期,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战国时代,秦国更是一步步蚕食周边国家,成为令诸侯忌惮的超级大国。
起源于苦寒之地的秦国,从国君到国人,似乎都有一种永不满足的心理,总想变得更强,得到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传承到秦始皇时,他完成了历代的夙愿——统一六国。但秦始皇就此满足了吗?
并没有!
在南方,秦始皇任命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在帝国北境,秦始皇也派出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
岭南也好,匈奴也好,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能是一个莫名其妙的预言就决定的吗?
只能说老秦人的血管里,流淌的是开疆拓土的原生血液。
第二个方面,秦始皇已经看到了匈奴对于中原政权的威胁,如果不加于压制,将成为大患。
匈奴并不是在汉朝才成为中原政权的大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是不安定因素了。他们的骑兵时常侵扰边境,抢钱抢粮抢人,燕、赵等国为什么修建长城?正是为了抵御匈奴。
赵国因为地处北方,和匈奴相接壤,从赵武灵王时期就一直在与匈奴交战。他倡导“胡服骑射”,也是因为看到了胡人骑兵的优越性,所以学习他们的长处,以增加自身军事实力。
可以说其余各国不受匈奴的侵害,都要感谢赵国,是他挡在了抗击匈奴的最前沿。比如战国末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天才李牧,就一直在北方边境防备匈奴。
后来,匈奴趁着战国末期乱局,北方边境防守空虚,出兵占领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从此就有了往南进一步开展军事行动的桥头堡。
向来只有秦始皇抢别人的地盘,如今自己的地盘被人抢了,他能忍下这口气吗?显然不能。
因此,统一六国后出兵攻打匈奴,也就成了必然之举。“秦亡于胡”这个预言的真假根本不重要,无论有与没有,秦始皇都会攻打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