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在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跋是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文章或书画作品的后面。序和跋是叙述一书作意的文字,也是一种文体。以今人的习惯,把冠于一书之前的叫序(或叙),也可称为序言,前言,题记,弁言,引言等。
扩展资料:《史记》总共一百三十卷,而最末一卷就是《太史公自序》。书序位置的改变与古代书籍载体与装帧形式的演变有关系。简册竹媒时代,书籍大多以单篇形式见诸,一篇为单位装订,读者取阅时不受篇目次序先后的限制,所以书序放在前,也可放在后面。书籍一旦进入册页形式之后,篇目先后次第在装订时已经固定,不可能再抽出单篇阅读,所以仍旧将应最先阅读的序言置于书末。这样,对于阅读来说,就不方便了,所以人们改变古例,渐渐将序言置于全书之前了。这种变化大抵发生在北宋时期,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等特别冠以“后序”二字的,说明南宋之后,序通常已不再放在书后了。书籍的这种变化也是由竹媒时代向纸媒时代过渡的产物。书法经典中《兰亭序》留下来了,兰亭雅集的诗,成为应景。孙过庭的《书谱》,确切地说也是一篇序文,千百年来未见正文。宋徽宗赵佶曾在《书谱》前用瘦金体写明"唐孙过庭书谱序"。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中国书法美学开山之作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