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可贵的书籍,当是一个人的精神伴侣。她会让读者在此后的人生中,经常回忆起所有的一切,回忆起自己当年曾经爱过的一切,回忆起自己曾经认为的所有有价值和神圣的一切。
“国民情书”《史记》理应是这样一本书。《史记》之重要性,它所散发出来的光和热,凡是有接受过基本教育的中国人,大概都非常明白。它属于常见书,但是读《史记》,怎么选择好的版本,又如何读法更为恰当,可能一般朋友都有点茫然的吧。
敝人不才而懒,对于《史记》,虽多年来心志于中,目存乎鹄,实际阅读甚少甚浅,属于偶尔翻翻那种粗人。但是,有名的版本,出于好奇也大致了解过。况我的同乡淑晖姐,她出身名门、负笈名校、承教明师,研习《史记》十余年,很多篇章甚至熟至能背,我与她谊在师友之间,关于此《史记》问题,她也指点极多,多精切而非门面之语。
北京人艺舞台剧《司马迁》,冯远征主演
因此,这里面的枢机能探测多少,我自己的浅见固未足与议,惟她的看法那是妥妥值得信赖的。所以,敢掺杂己见,斗胆议论,求教高明。
读《史记》,首先面对的困扰,其实就是版本的选择问题。这个问题,说小很小,说大又极大,就看你准备读它到什么地步。
过去,中国人读《史记》,必先从“三家注”入手,除此一途,别无捷径。俗称的所谓“三家注”,指的其实就是唐宋以前注解《史记》最成功的三套书:刘宋裴《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台鼎文书局《新校本史记三家注》本,杨家骆主编,年版
其实,时至今日,我也完全不赞成直接读白话史记之类的作品。因为这些书固然很浅显,你是能借此轻松看懂情节,但是史记绝不是一部小说,它有他生命的东西,有它文气、性情、抑扬顿挫,乃至血肉牵连的东西,浮光掠影读白话本,你是永远也不可能体会出这种深意的。甚至极端而言,读白话本简直味同嚼蜡,论时又不见得比读三家注省出多少,读了多半白读。
但是,三家注之繁难,又实非今之普通读者如我,所能承受。我们不得已,颇需有缓冲阶梯作用的相关书籍作为指引。况且,实话说,自唐至今,新出土的东西已太多了,典籍之整理与研究也进步了很多很多,光知“厚古薄今”实也非读书良法。为此,《史记》阅读,最核心的相关书籍版本,我自以为是推荐五种:
1,白文普及本:中华经典普及文库,中华书局;
2,泛览权威本:《史记》、繁体竖排、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套装全10册;
3,研习最权威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文学古籍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中华书局
若要认真品读全书,目前最理想的公认本子,当是日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全书重新标点、考订、校正,对以往的笺注成果作出整理,并参以巨多的考古成果印证史册,考镜源流,去误存正,还了古今中外名家对史记牵涉人事之点评。在往日《史记》作注的所有著述中,此书研究最深、注释资料最全、观点最新、注释最详、集评规模最大。所以梁文道在节目中感慨,“百年来我们都不如一个日本人,很丢人”。
这套文学古籍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版本,都是竖排刻本影印无标点,直接阅读痛苦系数很高。建议刚入手读《史记》,可选中华绿皮小本,内容比会注少,有标点、分行,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看懂。
第二次阅读史记则可选择考证本换换口味,有了第一次的基础,应无问题。
4,选本:台湾马持盈《史记今注》
马持盈先生是著名经济学家,却在《史记》研究方面卓有声誉,实能者无所不能。选本体裁较全,注释亦力求简便、精确,为台湾高校史记教科书。这本书比较偏,很多朋友读《史记》累年,可能都没听说过,但是我意值得推荐。
5,补充阅读:鲁实先《史记会注考证驳议》、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说》、张大可《史记论赞集释》
鲁实先是湖南人,当初杨树达发掘湖湘人才,最看重鲁实先与张舜徽两位“青年”。而后,张舜徽“蹇谁留兮中洲”,执教在华中师大,为一代大家;而鲁实先则流落海岛,杏坛设账于台师大,为此中领袖。他有感于泷川,发愤于《史记》,成就最高。
据龚鹏程《四十自述》:鲁实先去世后,其门下弟子于其墓地建一碑,碑文云“功并史皇”。龚评道,“功并史皇,是鲁先生的自我期许,也是他学生们对他的赞扬,强调他在文字学上的成就,不在仓颉之下”。
6,史记文学研究书目必备:《史记评林》与《史记论文》等。
《史记评林》是吴兴人士凌稚隆“博搜群籍,凡发明马史者,则标识于别额,积草青箱非一日”而成,是一部历代批评、研究史记的资料汇编著作。
乾隆54年,和本《史记评林卷》木刻本,日本宽政元年
此书正文是三家注,首分栏辑古今批评者约百家,批评者时间大约止于明万历年间。又对史记汉前所取文献近50余家进行比勘,有所发现则退格下按于眉首。因资料丰富而故名《评林》。
此书影响颇大,后不断有人进行增补,其中日本人阿波、有井范平有补标史记评林,其中含明人李光缙增补,补标部分则收入明未至清初诸家批评,从而把批评辑录时间广延至清初。日本另有凤文馆本增补评点史记评林,补收明代归有光之评点,并辑录清末桐城派代表人物方苞的增评。
由史记评林所形成的《评林》家族诸本,在保存历代研究史记资料上居功不可没。
史记评林目前可见有几个版本:
史记评林.四库未收书辑刊本 最易得,但特别不清楚,许多眉批小字读不出。
史记评林.凌稚隆校、李光缙补 天津古籍98年版 定价超一千,孔夫子旧书有卖。
史记评林哈佛大学汉和图书馆的藏本,吴兴凌氏万历年家刻本高清本 网络有免费PDF,眉批小字清晰,但是只有2/3,资料网络流传缺失还是原本缺不详。
增补评点史记评林早稻田大学藏本 凤文馆明治十五年 全本高清扫描,国学数典上有PDF,要阿堵物。据说该大学图书馆上有免费下载,懂日语朋友可一试。
补标史记评林 台北地球出版社 凤文馆本 在台湾东海大学有一面之缘,大陆不详。
另外还有一本偏点的好书,是吴见思的《史记论文》。该书在史记圈评史上之地位,我以为不啻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作者吴见思,是清康熙年间江苏武进人。其书之优胜,主要在于,重要字加圈,句下有小评,篇末有总评,致力探讨太史公机杼心意,对列传的体格章法更是细致详求。剖析特点,批文见心,细致如髪,往往能发人心中未想口中不及言者。
这书,大陆有韩兆琦整理的一个简体本史记论文(与史记札记合刊),台湾东海大学有早年台湾中华书局单行本,大陆有无不详。这两部书主要剖析文法,通常体制精致,较少。内容多为分析篇章之起、承、转、合,精文妙笔,而评点者感慨亦随之而发,形势较为自由。
韩兆琦教授关于《史记》的东西,我意还是值得看看的
这类批点于当代所谓之“艺术手法”时有触及,不过当时皆是散论。研究史记的大牛韩兆琦的研究方法,往往就是从这种传统圈评中汲取养分,加以提取并总结、系统化,然后华丽丽就是一篇文章出来。
所以,这类书说重要或说不重要,不好一概而论。关键在看的人会不会“拿来主义”。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今人张新科主编三秦出版社《史记研究资料萃编》。主要框架可以看得出和池田的文章有莫大关系。
这部书将史记研究的话题标号从-分类进行论述,每个标号起个名字,例如“司马迁生年”,然后下面再列下标号1、2、3、4,每标按时间顺序撰写该问题研究者研究相关论文摘要,后面圆括号括出具体出处,时间至年止。总体而言使用比较方便。年以后的研究情况,就只能靠自己查补了。
如果是想找资料,有关没关的都想看看的话,还有一篇大部头,是北京华文出版社14册的《史记研究集成》,不妨看看。
最后一部分,我想斗胆谈一下阅读《史记》,特别是利用这些资料,如何更“划算”的那些事儿,冀希刚接触此书的朋友,可以坚定点阅读的信心。
《史记》毕竟是一部汉代的古书,阅读过程中,出现读不懂是常有的事。这就涉及到要准备几部备查的书。这些书需要再查下即可,没必要一字字读。通常可以先翻查上列马本《史记今注》,但是由于马本不是全本,也有查不到的可能,这时候为了照顾阅读工作顺利进行,请另择今注本或者问度娘都行。
汉代部分由于语言隔阂不深,所以注的也少,有时候读不懂了,连个参考也没有。这时候韩兆琦的《史记选注集说》就可以翻看一下。韩本的优点是,他会对细注一些职官,并给出相当于我们今天什么职位的参考,对于一些俗语也注的比较妥帖,而涉及历史背景的往往概说一下,这样对于阅读和整体理解比较有作用。
史记比较难读的还有一些议论性的序赞,长段的议论,这些看不懂了可以参考张大可的《史记论赞集释》,这书实际上不仅有序赞,长短议论文字都有论列到。不过,唯心的讲,当一个人能把一本书当成“初恋”一般珍重,读的是什么版本,甚至是全是缺,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我读”即是见道之事,是初心的归来受洗。平台活动,最优惠的一套史记也来了,厚厚四大册,聘请了一批当今名宿学者作整理,文白对照、全注全译,这几日59元即可包邮回家,成就你我一生珍藏与精神财富,机不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