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名赵胜,为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赵孝成王之叔,这样的身份,注定了他会在赵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据文献记载,平原君辅佐赵国两代君王,几次出任赵相,对赵国的政治、外交均有重大影响。
就《战国策》一书来看,平原君主要参与了接收韩国上党之地、维系赵国与魏国、韩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推荐齐国田单将赵军抵御燕国入侵等对赵国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可以说,赵国由盛转衰的三次战役:拒燕之战、长平之战、邯郸保卫战都与平原君有着莫大的关系。
此外,《战国策》一书中还通过赵国的敌对国——秦国君臣的评价,直接或间接地塑造了平原君的政治形象。《战国策》之外,《荀子》一书也对平原君的形象有所补充,二者共同塑造了平原君名高权重、忠君辅国以及寡谋浅虑的政治形象。
一、政治行为:忠君辅国
作为赵国之相,平原君尽己所能,辅佐国君,为赵国的发展和延续立下了汗马功劳。荀子在《臣道》篇中,将社稷之臣分为谏、争、辅、拂四类,认为平原君可称辅国之臣。
荀子以为,谏、争、辅、拂之臣“从道不从君”,而平原君能率群臣百吏矫君之过,除国之患,不失为辅国社稷之臣。结合《战国策》中的记载,荀子所指的应是平原君尽力合魏纵以及解邯郸之围等事。
据《赵策》记载:“魏使人因平原君请从于赵。三言之,赵王不听。出遇虞卿曰:‘为入必语从。’”战国之际,七国形势瞬息万变,合纵连横之事不绝,魏国想要与赵合纵,从当时七国的形势考虑,这无疑是对赵、魏有利的。
平原君多次向赵王言及此事,在遭到赵王拒绝之后,他仍叮嘱虞卿说服赵王与魏联合,间接参与促成赵、魏两国合纵之事。从这件事情来看,平原君的确可称辅国之臣。
此外,《赵策》又载,赵接收韩上党之城,秦国不快,围赵邯郸,平原君派人向魏国求援之事:“秦攻赵,平原君使人请救于魏。”国家危亡之际,平原君派人向邻国求援,勉力支撑,最终使赵国顺利度过危机,对赵国命运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战国策》通过虞卿之口肯定了平原君对赵国的贡献。虞卿以为,邯郸之围之所以能解,平原君有莫大的功劳,因此请赵王增加平原君的封地。赵王亦肯定了平原君的功绩,赞同了虞卿的建议。邯郸之围中,平原君的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宋代黄震也说:“邯郸之获全,固平原君力也。”肯定了平原君的功绩。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惨重,出于多方考虑,秦、赵最终媾和。几年后,秦昭王养民缮兵,想要再次攻打赵国,秦将武安君白起以为不可。白起以为:“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君臣一心,奋发图强,已经与长平之战时的景况大不相同,平原君等人更是不遗余力,复兴赵国,因此,此时不是伐赵的时机。”从这里可以见出,平原君等人为赵国复兴所付出的心力,以至令白起有所忌惮。
《战国策》还通过秦王之口,体现了平原君对赵国的贡献。据《赵策》记载,秦王忌惮平原君二人,在赵使求见之时,故意威吓,提出让赵王杀了赵豹、平原君二人的要求。秦王的要求,也许只是为了给赵国使者一个下马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秦王对此二人的忌惮与敌视。从战国并大兼小的环境以及二国的历史渊源来看,秦王口中的“赵豹、平原君,数欺弄寡人”必定涉及二国的利益纷争,这也从侧面肯定了平原君对赵国的功绩。平原君、赵豹二人身份尊贵,且此事涉及国家利益,使者自然不敢应秦王这一要求。从这一要求来看,平原君作为赵国的臣子,在一定程度上是很让敌对国忌惮的,从中可以见出平原君对赵国的重要性。
平原君作为赵国之相,位高权重,亦深得赵王的信任。从他在合魏纵以及解邯郸之围中的作为来看,他也并未辜负国相之职以及君王的信任,恪尽职守,为赵国的发展和延续倾尽心力,无愧荀子辅国社稷之臣的赞誉。
二、政治才能:寡虑浅谋
平原君在当时名重于七国,但由于本人的才智限制,他的行事也表现出短视浅谋的一面。应侯范雎对此有过评价。应侯以为,平原君之所以能够显名于天下,是因为天下之王为表象所惑,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平原君不过空有其名。应侯有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赵公子成、李兑杀害主父,但平原君仍旧位居其下,并未为父亲报仇。这就不得不说到其父赵武灵王的事。
赵武灵王十六年,娶吴娃。吴娃得武灵王爱重,其子何后被立为王,是为惠文王。惠文王三年,主父封长子章于代,为安阳君,公子章不服。惠文王四年,公子章谋反,失败,前往沙丘寻求主父庇护,主父不忍,开门纳之。公子成、李兑围沙丘,杀公子章及叛军。当时惠文王年少,公子成与李兑专权,因害怕主父事后责罚围困沙丘犯上之罪,将主父围困致死。此后,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
应侯认为,平原君曾位居杀父仇人之下,不能说是贤明之人。如果说,以应侯之言来要求平原君不免有求全责备之嫌,那么,在主张接收韩上党一事上,平原君的确可称短视。
赵孝成王四年,韩上党郡守冯亭派使者告诉赵王,秦攻韩,韩难以抵挡,想要献上党于赵。赵王见了使者之后,召平阳君赵豹商议此事,赵豹认为,秦对上党志在必得,冯亭此时献上党于赵,只是欲嫁其祸,因此不赞同接收上党之地。赵王不以为然,又召赵胜、赵禹商议此事。
平原君二人以为,秦攻韩,韩献上党,赵坐收渔翁之利,不费一兵一卒取上党城邑,与以往的征战相比,可算是大利,因此主张接收韩上党之地。
平原君这一决议,引起了历代学者对其在长平之战中的功过是非的探讨。司马迁以“利令智昏”四字评之,说:“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他认为,正是因为平原君这一决议,赵国兵陷长平,损失惨重,以至邯郸垂亡。
《史记集解》引三国谯周的话为平原君做了辩护:“长平之陷,乃赵王信间易将之咎,何怨平原受冯亭哉?”谯周以为,长平之战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赵王听信秦国反间之言,以赵括代廉颇为将,不应该怨愤于平原君接收上党的主张。谯周的言论有一定道理,但明代吴鼎对此提出了异议,说:“信间易将固自赵王,而贪利启衅,实由平原君始谋之不臧也。”
吴鼎认为,平原君毕竟在此事上考虑不周,有失谋划,也应为长平之战负一定责任。苏辙直接为平原君定了罪,他说:“及韩冯亭以上党嫁祸于赵,赵豹明其不可,而胜贪取之,长平之祸成于胜一言。”
苏辙认为长平之战这场祸事皆因平原君之言而起。黄震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说:“向使不受上党之嫁祸,则赵必无长平之败,亦必无邯郸之围。”黄震认为,倘若赵国不受韩上党之地,则秦赵之间必无长平之战,赵国亦不必受邯郸之困。因此,他以为平原君在邯郸之围中的功绩不足以赎之前的误国之罪。
鲍彪说得更明确:“平阳嫁祸之言,岂不易晓,而孝成怒之,昏于利也。胜、禹人而顺旨,以济其欲,不几于一言而丧邦欤?”他认为平原君主张接收上党的话已经达到了以一言而丧邦的程度,在虞卿想要为平原君存邯郸之功请封的时候,鲍彪指斥平原君“失计于冯亭,以挑秦祸,几丧赵国之半,驯致邯郸之围,何功之足论哉?”将长平之战的失利与邯郸之围完全归咎于平原君。
吴师道也说,平原君在邯郸之围中的功绩仍旧是“功不赎过”。对于这样的观点,元代胡三省提出了异议,他认为,“秦有吞天下之心,使赵不受上党而秦得之,亦必据上党而攻赵,故赵之祸不在于受上党,而在于用赵括。”胡三省从秦王的野心方面为平原君接收上党的主张做了辩护,认为秦迟早会攻打赵国,赵国的失败不在于接收上党,而在于以赵括代廉颇为将。
清代全祖望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平原君受冯亭之邑,致丧师于长平,太史公以为‘利令智昏’,不睹大体。全子曰:此成败论人之言也。从来地有所必争,兴王定霸,必先据形胜之区。太行天下之脊,而上党最为要害,劲兵出焉。……秦之所以必得此而甘心者,亦以囊括三晋,机关全系乎此,非徒以争一日之胜也。……赵之所以几于亡国而不复振者,不在受冯亭,而在用赵括,然固非平原之过也。”
全祖望指明了上党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以及秦国的野心,认为秦赵之战无可避免,上党城邑对赵也很重要,不可轻弃,他与谯周、胡三省三人一致认为,长平之战的失利,主要原因在于赵孝成王以赵括代廉颇为将,而这一点,并非是平原君的过错。
关于平原君在长平之战中的功过问题,历代学者争论不休。应该说明的是,从平原君主张接收上党到长平兵败,再到邯郸被围,其间发生了诸如孝成王以赵括代廉颇以及拒绝虞卿亲楚、魏以媾和的建议,这些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长平战败以及邯郸被围的后果。
诚然,平原君在上党一事上表现得过分急功近利,太史公所言“利令智昏”四字,确是恰如其分。但说平原君一人导致了长平之战失利以及邯郸被围的后果,则不免有些牵强。胡三省和全祖望先生的辩护之词并非没有道理,秦王的确野心勃勃,想要吞没赵国;上党与赵唇齿相依,它的战略地位对于赵国来说也的确很重要。从这两点来看,平原君主张接收上党一事似乎很容易被理解。
尽管如此,平原君在此事上仍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回过头来看《战国策》中的记载会发现,从始至终,平原君主张接收上党的理由并非是上党对于赵国的重要性以及秦赵之战不可避免这两点,而是“此大利也。”
也就是说,他并未考虑到上党的战略地位以及秦王的野心问题,遑论无故之利所带来的祸患。他只是贪图眼前的利益,应承此事。作为赵国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平原君似乎过于短视了,无怪乎太史公以“利令智昏”评之。
如果说因为上党之事认定平原君短视浅谋有些勉强,那他推荐齐国田单将赵军与燕国战一事,更加印证了这一点。燕国封宋人荣蚡为高阳君,使他领兵攻打赵国,平原君向赵王推荐了齐将田单领赵军抵御燕国,代价是赵王割济东三城市邑五十七给齐国。赵奢听闻此事,前去询问平原君。
赵奢将田单的算计以及这场战争的后果分析得很透彻。燕封宋人荣蚡为高阳君,使他领兵攻打赵国,这说明战国时人并无太强烈的国家观念,这也许是平原君推荐田单的理由之一。但田单毕竟为齐国宗室之人,且亲手收复齐国失地七十余城,被封安平君,他不可能对齐毫无感情,更不可能在燕赵之战中毫无私心。赵奢对田单的分析是很准确的。
而平原君仅因为燕、齐之仇深,便认定齐将田单会一心一意帮助赵国攻打燕国,可以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果然,田单有心消耗赵国国力,此战旷日持久,赵国得不偿失。对于平原君此举,鲍彪叹道:“马服之请将.自知明也;其策安平,知彼明也。夫安平,齐宗也,其不强赵以夺齐之霸,人之情也。此言若易听而不见听,孰谓平原君智乎?”也许因为赵国贵族集团和官僚集团的对立,平原君放弃了官僚集团中的廉颇和赵奢,对赵奢如此简明扼要的形势分析视而不见,最终使赵国得不偿失。
三、总结
平原君身为赵国之相,权重名高,贤名远扬,他联魏抗秦,又与韩国交好,以至令秦王有所忌惮,这都体现了平原君对赵国乃至整个战国格局的重要影响,也为他赢得了声誉。但平原君贪图韩上党之利,又在战时弃廉颇、赵奢而不用,割地以求他国之将,使赵国蒙受极大的损失,体现出短视浅谋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