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曾几何时,一个人想成才,必须经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磨炼;如今,任何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环境都远远优于一千多年前,可运动、阅读、视力,却成为了新时代横亘在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三座大山”,无数学子“倒在”大山底下。
你已多久没读过经典了逐年下降的体质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年《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显示,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数据指向大学生体质减弱的窘境。
近日,某学校校长表示,之前对个男生的体质测试,竟是没有一个男生能够完成1个引体向上,何其哀也。新闻是个例,但背后的问题却是普遍的,表明了现在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体质状况。
你还能做几个引体向上究其原因,网络无疑是罪魁祸首。与运动时间的减少相比,学生不断增长的是使用网络和手机的时间,不断透支着学子的身体。而学习、情感上的压力,会刺激学生进一步沉迷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试图得到那一点“虚假”的释放。
网络对学子的“绑架”加上运动锻炼被“放鸽子”,随之而来还会造成包括视力下降、抵抗力差、心理脆弱、自闭厌世等严重的身心问题,是学子身体健康的“第一杀手”。
你的视力还好吗越读越“薄”的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相信这是很多老师鼓励学生勤看书、爱看书的谆谆教诲,又有多少田间看书、马上看书等读书佳话传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若你读过一千遍《哈姆雷特》,那这本书将变成一千个故事藏在你的思想里。
现在,学生也同样是把书越读越“薄”了,而这里的薄,却是学生少读书、不读书,读的书太薄了。曾经窃以为读书少只是纸质书的“没落”,却万万想不到,这是全方位的阅读困境。
论阅读,大学生也许还比如小学生有机会查看某高校一个专业26名参加读书活动的大二学生递交的读后感,一度颠覆了我对大学生的基本认知。看文件名,《史记》《论语》《红楼梦》《孙子兵法》《傅雷家书》等经典的作品一下子让人有打开文件的冲动。可糟糕的文章格式,杂乱的排版、字体、间距、空格等,甚至都不敢相信这是用电脑打出来的字。技术上的问题如果还能勉强忍受,那么内容上的“贫穷”则是当头一棒。几乎所有的文章都可以在网络里找到一模一样的文字,甚至还有几个学生的心得体会除了名字竟丝毫不差,文字中穿插的图片、网址是那么显眼。细读文字,“作为一个小学生”“在这不惑之年”“犹记得六十年代”等字眼,再一次刺痛着我们。
一群在并不差高校的并不差的大学生,竟然抽不出时间(更可能是不愿意抽出时间)来认真看一本书,认真写一篇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这该如何让我们能够期待他们成长为未来的接班人呢?
伴随着不爱读书、不愿看书、看不懂书的,是学生靠抄袭、复制来应付读书成果,这些又何尝不是因为不读书、读书少带来的价值观扭曲的不良后果呢?
剖析原因,仍然逃不开网络的侵扰,同时,浮躁的心态也造成了静不下心读书的后果。越来越只能接受碎片资讯的“浪击”,后果就是再也承受不住读大部头的“海啸”输入,读书的能力还会持续弱化。
孙子兵法让运动和读书重新成为习惯面对不运动和不读书这两大身体和心灵的“杀手”,我们要提起十二分的警惕下,继续发展下去,则这代少年将让人无所期待。具体又该怎么办呢?
第一,增加适当的考核机制。比如将运动和毕业相挂钩,比如将读书量作为评价优秀的重要标准之一等。有了现实的压力,一定程度上会“逼着”学生们去锻炼阅读。
第二,创新运动阅读的形式。比如,定期举办校园马拉松、用双脚丈量校园等活动,通过荣誉感和成就感引导学生锻炼。又比如,让学生通过课堂分享,而不是书面提交材料的形式展现读书体会,这样学生自然不会过分轻视,也就不会肆无忌惮到连上网抄都不做的地步了,至少要去表述、要去记忆背诵、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替代,这就让学生切实能有收获。
第三,形成长效机制,让学生自觉养成运动读书的良好习惯。比如,不仅仅是针对儿童,对大学生也要完善网络防沉迷系统,要构建常态化的校园运动体系,领导老师带头读书,让书香成为学校最迷人的味道等等。
马拉松运动总之,改变学生沉迷网络、不愿运动、不肯读书的现状已迫在眉睫,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学生四方合力,才能还我们一个更加明亮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