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带你发现史记中的蛛丝马迹,为你

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好 http://m.39.net/pf/a_4648926.html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全书共五十余万字,分成一百三十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大块头,要读完这五十余万字很容易,但要真正理解这个大块头却很不容易。因为,这部史书不光是记录了一个个的历史故事,透过这一个个的历史故事,我们看到的是司马迁对历史的看法和判断。

那么,如何来读懂《史记》,继而又读懂司马迁,我推荐大家来看一看杨照写的这本《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作者从《史记》中挑出一些篇章,将这些篇章相互对照解读,以此来说明这些篇章的意义与功能,更通过对这些篇章的解读,来彰显司马迁对历史的体悟和思考。

一、了解司马迁是读懂《史记》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当年司马迁为打了败仗的李陵仗义执言,结果却惹恼了汉武帝,于是,司马迁被定罪下狱,司马迁爵位不高,也没有钱来买命,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死,要么接受宫刑,在这种情况下司马迁选择了接受宫刑,这就是当年“李陵之祸”的大概内容。

司马迁以这种屈辱的方式活了下来,但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司马迁回复朋友任安的信件《报任安书》中看出来,但也就是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也说出了自己只所以选择屈辱活着的原因,就是要把《史记》写完。

在司马迁的心里,记录历史是太史公神圣的职责,其实,在汉代太史公的职务并不是多高的官职,但司马迁对太史公这项工作却有着近乎宗教式的虔诚,可以说太史公在司马迁心里是一种信仰的存在。

司马迁内心对太史公这一职务的认知是来自对父亲司马谈的崇拜,司马家原本就是一个史学世家,用司马迁的话来说就是“司马氏世典周史”,意思是周代以来,司马家一直都承担着太史的工作。这是这个家族所传承的精神,是这个家族无上的荣光,是这个家族责无旁贷的使命。

这一切让司马迁产生了一种高贵、昂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司马迁更严肃地看待“太史公”这三个字,把它当成自己的使命和信仰,哪怕付出最屈辱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就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司马迁写出了煌煌巨著《史记》,可以说这是司马迁精神世界的映照,也是我们读懂《史记》、读懂司马迁的基础所在。

二、出身并不高贵的小人物被写进《史记》,反映出司马迁对历史认知

史官的职责就是记录历史,但如何记录历史又是一个史官要思考的问题,史官不是简单的将历史事件一件件的记录下来,而是要将历史放在更庞大的背景下去思考历史,这就是司马迁所秉承的“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立一家之言”的理念。

所以,对《史记》中一些篇目的安排,司马迁是有着自己的深意的,比如“世家”部分就体现了两部分不一样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部分是周代封建制度下的“公侯伯子男”这种秩序井然的社会结构。第二部分是从汉代建立到汉武帝一朝的“郡国并行制”时期。

从“世家”的结构安排来看,第一部分的十六篇记录了西周政治社会制度的变迁及春秋战国霸主的崛起,第二部分从第二十篇到第三十篇又展现出了汉代政治社会的演变,司马迁用这种清晰的“世家”结构展现了历史的进程。

但在“世家”的两大部分之间却还有三篇文章又难以归类,这三篇分别是:《孔子世家》、《陈涉世家》和《外戚世家》,这三篇文章的主角是孔子、陈胜和吕后,这三个人都没有封国之君的贵族地位,他们都是不能称为世家的,那为什么司马迁会把这三个人列入“世家”部分呢?

其实,对于司马迁来说这几个人虽然没有贵族世家的身份,但这几个人却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孔子建立的儒学把封建制度中最核心的价值和精神保留了下来,陈胜秦末起义将历史导向了楚汉相争、汉朝建立,而吕后外戚掌权又成为了汉武帝去世之后西汉历史的大致走向。

所以,司马迁把这几篇文章编进“世家”部分是很有深意的,因为在司马迁的心中,这些人没有高贵的出生,没有显赫的地位,但他们却又实实在在的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走向,这让一个史官无法忽视他们的存在,而把这些并不高贵的人列入“世家”,却又体现了司马迁深刻的历史眼光。

三、伯夷采薇而食,吴太伯断发文身,同一类型的故事彰显司马迁对历史的评判

《史记》列传部分的第一篇就是《伯夷列传》,《伯夷列传》讲了这么个故事: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大儿子和三儿子,孤竹君希望叔齐接任国君,但叔齐认为根据宗族制度,长子伯夷才是王位继承人,但伯夷却坚持遵从父亲的遗志让叔齐继位。

于是,伯夷就离开了国家,而叔齐见兄长为了自己离开,紧跟着也离开了国家。伯夷和叔齐来到了周,后来周王攻打商纣王,这在伯夷、叔齐看来是臣下对主上的叛逆,是违背伦常秩序的,所以,伯夷和叔齐就跑到了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了。

而《史记》世家部分的第一篇是《吴太伯世家》,《吴太伯世家》讲了这么个故事:周太王想把王位传给比较有能力的第四个儿子季历,于是老大太伯和老二仲雍两人离开了周,来到南方荆蛮之地,甚至断发文身以示与周文化的决裂,用这种方式断绝了和周联系的所有可能。

不难看出《伯夷列传》和《吴太伯世家》两个故事有着高度的相似性,都讲了一个礼让王位的故事,不但礼让还一定要让得决绝、彻底,司马迁刻意把这两个高度相似的故事分别安排在了列传和世家的第一篇,是有很深的用意的。

首先,从历史事件本身来说,伯夷和吴太伯他们只所以礼让王位,是因为父亲的选择,这是遵从礼仪规则的一种表现,而从宗法制度长子继位的规则来说,这又是一种违背礼仪规则的表现,但正是在遵从与违背的矛盾中,伯夷和吴太伯的选择反而彰显了他们高贵的精神世界。

其次,从伯夷和吴太伯所处的时代来看,他们都是处于商周之际的人物,而从商到周最根本的变化就是封建制度的建立,这对于历史来说是一个新的时代,而对于史官来说又是一个必须被记录的新变化。

再次,从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来看,汉朝一方面承袭了秦的帝国制度,另一方面双恢复了部分封建制度,采用郡国并行制,但在皇帝集权的情况下,刘氏宗亲的诸侯已没有了伯夷、吴大伯时期的礼让,反而多了笼罩于权力下的血腥,这又是人们内心一个新的变化。

所以,处于汉武帝一朝的司马迁敏锐地看到了时代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看到了封建礼教的瓦解,更感叹于血亲在权力面前的无力。于是,在世家和列传的第一篇都刻意安排了两个同一类型的故事,他想以此来对照时代的变化,更想用历史来感召现世。

其实,不论之前将孔子、陈涉列入世家,还是在世家和列传的首篇安排同一类型的故事,这都反映出了司马迁对历史的态度,因此,《史记》从选择题材到编写布局处处都体现出司马迁的心思和深意。

比如,不能忽视出身并不高贵但却改变历史的小人物,更要把具有典范人格的人记录下以彰显他们高贵的精神世界,还要把历史中那些不好的如酷吏,或不被主流所接受的如游侠刺客,卜医商贾等都记录下来。对于这些人或事,史官的责任就是要记录下他们,不能让他们湮灭在时间里,这就是司马迁对历史的看法。

但同时司马迁也在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判历史,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审视历史,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理解历史。是依从世俗的自然选择还是彰显精神的高贵光芒,是遵从皇权的不容挑战还是质疑绝对权力带来的绝对伤害,是抱持狭隘僵化的眼光还是秉持坦诚客观的态度。

司马迁审视着历史中的人和事,将这些人和事挑选出来,从这些审视和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所有的想法和理念,也体现出司马迁作为一名史官的眼光和史识,这一切最终成就了史司迁“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史学思想。

同样,在作者杨照的审视和选择下,这本书将《史记》中的一些篇章挑选出来加以对照讲解,让读者对《史记》的脉络更加清晰明了,将一些不被人注意的细节提炼出来,通过这些细节让读者发现问题,又通过解读这些细节,引导读者看到历史的深刻变化。

在作者杨照的解读下,我们读懂了《史记》,也读懂了司马迁,更有一种读其书想见其人,再由因为了解其人而更加理解一本书的感觉,这样的感觉真的是阅读带给我们最好的体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