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十四史史记286不知腐鼠成滋

司马迁说,自古以来受命为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来决天命呢?商周之后,卜筮尤为流行。秦汉以来,流布不辍。汉文帝刘恒以代王入承大统,先以卜筮决疑,其后更加相信太卜。古代称占候卜筮之人为“日者”,司马迁遂作日者列传。

司马季主,楚地人,卜卦于长安东市。宋忠为汉中大夫,贾谊为博士,时逢休假,二人一同外出,边走边议论先王圣人治国之道,遍究人情,相视而叹。贾谊说,我听说古之圣人,不在朝廷,必在卜医之中。现在我已经见识过三公九卿朝士大夫,对他们相当了解,那么我们再去见识一下卜者的风采吧。

宋忠与贾谊乘车到了长安东市,游于卜肆之中。由于刚下过雨,路上行人很少,司马季主正闲坐馆中,弟子三四人在旁服侍,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行,阴阳吉凶之本。二人再拜,欲有所言。司马季主观其容貌,知非凡人,亦为还礼,使弟子引之就座。随后,司马季主把前面的讲解给两人演说了一番,语数千言,无不顺理。

宋忠与贾谊瞿然而悟,整理冠带,正襟危坐而问,看先生的容貌,听先生的言辞,当今天下所不曾见,何以先生如此地位低微,职业轻贱呢?司马季主捧腹大笑说,看二位貌似高明,何以说话如此浅薄呢?那么请问二位,你们认为的贤者是什么样的,高者是什么样的?又什么样的职业算是轻贱或者高贵,何以卑言而污长者呢?

两人答道,尊官厚禄,世人所高,而贤能的人应当占据那样的地位,而先生不得。卜筮的职业,常常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世俗鄙之。世人又说,卜者危言耸听,夸大其词,或者故意迎合人们的心意,或者擅言灾祸诈骗人们的钱财,所以说这是一种轻贱的职业啊。

司马季主说,看来二位对所谓的贤与不肖了解太少啊!贤者之行,行正道而直谏,谏而不从则退。贤者称誉别人不图回报,憎恶别人不顾怨恨,只以于国于民有利为标准,故做官非其任不处,禄非其功不受。见不正之人,虽贵不敬;见人行为有亏,虽尊不下。得不为喜,失不为憾。如非其罪,则累辱而不愧也。

现在你们说的那些贤者,正是那些说起来就惭愧的人。他们钻营奉承,相引以势,相导以利,结党营私,排斥正人,耗蠹国家,压榨百姓,徇私枉法,虎狼而冠,与持利刃行劫毫无二致。当其初为官时,弄虚作假欺骗君主,拼命往上爬。一旦居高官,就堵塞贤路,贪天之功据为己有,把假说成真,把无说成有,把少说成多。声色犬马,骄奢淫逸,他们的罪行等同于欺父母而未罪,弑君而未被讨伐,何为高贤呢!

盗贼横行不能禁止,蛮夷不服无计可施,奸邪四起不能控制,公家损耗不能治理,四时不和不能调节,年景不好不能调和。有才能而不为,是不忠也;没有才学而身居官位,享受俸禄,妨碍贤者,是窃位也。有关系的就进用,有钱财的就礼遇,是为伪也。你们没见过鸱枭同凤凰一起飞翔,兰草被遗弃于荒野而杂草却长得茂密成林吗?君子退而不显其理一也。

述而不作,君子之义。今之卜者,法天地,象四时,顺于仁义,分策定卦,然后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败。昔先王安邦定国,必先龟策日月,而后乃敢代;正时日,乃后入家。卜之不祥,不敢为也,卜吉而后做。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越王句践仿效文王八卦而破吴国,霸天下。由此观之,卜筮的职业有何轻贱呢?

卜筮之人,洒扫干净,设置座位,端正冠带,然后论事,此有礼也。言动鬼神,使蒙享祀,使忠臣奉事君主,孝子供养双亲,慈父抚育儿女,此有德也。问卜之人花费数十百钱,病者或以愈,将死之人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妇或以养生。如此功德,岂是值数十百钱可以衡量的吗?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今之卜筮者德大利少,正是如此。

庄子曰: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居上而敬,居下不为害,君子之道也。今之卜筮者与世无争,与世无求,庄子所为亦不过如此。且天不足西北,星辰西北移;地不足东南,以海为池;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先王之道,乍存乍亡。天地万物都有缺损不足,你们却要求卜者言之必信,不亦惑乎!

又有所谓的纵横家辩士,虑事定计,离不开这种人。但他们也不能以一言而使人主悦,故言必称先王,语必称上古。或者夸耀先王成功的经验,或者论述其失败的教训,使人主有所喜或有所惧,然后才能遂其志。所谓夸张引用,莫大于此。然而若想强国成功,尽忠于上,不这样做是不行的。今之卜者,教导愚民,不用夸张的语言如何能取信于他们呢。

故骐骥不能与蹇驴同驾,凤凰不能与燕雀同群,贤者不能与不肖者同列。故君子处卑隐以辟众,自匿以辟伦,微见德顺以除群害,以明天性,助上养下,多其功利,不求尊誉。你们二位轻发议论,何知长者之道?

宋忠和贾谊闻听高论,茫然失色,若有所失,惆怅无言。于是整衣再拜,辞别而去。路途恍惚,伏轼叹息。三天之后,宋忠在殿外遇到贾谊,避开众人谈论此事叹曰,道高益安,势高益危。炎者灭,隆者绝。此老子所谓“无名者万物之始”也。天地旷旷,物之熙熙,或安或危,莫知居之。

后来,宋忠出使匈奴,未至而返,抵罪。贾谊为梁王太傅,梁王坠马而死,贾谊引咎,愧恨而亡。所谓务华而丧其身,是绝其根本也。

诗曰: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