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朝的历史,留给后世的要比夏朝更多,但文献多了,记载难免有出入,争议自然也就不可避免,比如老乐曾在前文中介绍过,关于太甲和伊尹的恩怨过往,不同的资料就有不同的记载,不同的专家也就有了不同的观点,而老乐的态度是,我更相信是伊尹为了规劝太甲,将之放逐桐宫思过,而非像《竹书纪年》里描述的那样,经历了残酷的斗争,具体原因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找前几天的内容。其实,不管太甲是靠武力夺回的君王之位,还是伊尹等来了他的改过自新,总之,自从太甲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之后,商朝开始了平稳的发展,但是时间长了,问题还是不可避免。商朝的这段动荡时间也非常长,经历了六代九位国王,因此史称九世之乱。其实乱的原因很简单,主要就是继承人的问题,始终比较模糊,因为那时还没有一套严格的宗法制度,但家族世袭又已经成为了惯例,因此,在父亲死后,几个儿子都有继承权,因此叫父死子继,但哪个儿子继承,没有明确规定,所以王位要在兄弟间传来传去,这就叫兄终弟及。可问题,这一代的兄弟们如果都不在了,应该给哪个兄弟的儿子继位?总不好在堂兄弟之间继续传递吧?一旦那样的话,就麻烦了,毕竟在一个大家族中,每一代的兄弟,都是成几何式增长的,假如三兄弟各自生下三兄弟,下一代人就是同族九兄弟,可问题是,这些堂兄弟的父亲还都是商朝君王,他们也都有资格继位,可王位只有一个,到底给谁?起码上一代人中,活到最后的那个小兄弟,也就是最后一个继承人他肯定是想把王位给自己的儿子,而非侄子的,这本来也是人的天性,可他是从大哥那得来的权力,凭什么不还给大哥呢?可见这些问题,让大家想一想都比较乱吧,何况是当事人?所以,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商朝的九世之乱。可是乱局总要有终结的时候,一直到了盘庚的出现,才勉强将动荡缓解,在盘庚刚刚上位的初期,商王室内部还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是有资格成为领袖的,所以盘庚很可能也想到了,继续搬家,躲开这些亲人,才能稳定自己的王位,而之前的商王已经经历了至少五次迁都,很可能都是因为这种情况。另一方面在于,当时商朝的国都在河南山东交界一带,由于当时的地理环境,水土灾害等问题比较多,毕竟先民对抗自然的能力还很一般,所以综合这些原因,都可能是盘庚迁都的理由。但盘庚这次迁都后,他的子孙后代再没有搬家的习惯,虽然也经历过一些继承人的纠纷问题,因此很多专家才认为,盘庚迁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地理环境问题。而这次盘庚将国都迁到了殷,后世才对商有了另外一个称呼,或者说将之称为殷商,甚至在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商王室,还被扣上了殷这个姓氏,其实按照历史的记载,商王室是应该是姓子,而非姓殷,可见殷商对于后世的影响力之大,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商才是这个王朝正统的称号,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其为殷,把他们的历史写成《殷本纪》,而不是《商本纪》呢?有很多学者认为,这就是因为殷的影响力更大的原因,老乐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按照本人综合各家学者以及文献资料的内容,大致的结论是,我们如今看到的《史记》并非是司马迁原封不动的原文原貌,一些改动是有的,在最早的《史记》中,是叫殷本纪还是商本纪,当然不得而知。如果是后世儒家学者做出的一定删改,那么这个问题就非常好解释了:因为在儒家的正统观念中,无论商汤多么伟大,但是商汤灭夏的这个举动,本质上避免不了谋逆犯上的嫌疑;再加上商部落自身的特点以商业为主,对农业并不是十分在行,这也不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认同价值;另外,老乐在以前也介绍过,商朝的始祖契,是他的母亲吃了鸟蛋才生下他的,所以有玄鸟生商一说,而契的母亲简狄,基本可以确定为来自蛮夷戎狄部落,所以古代会有一些狭隘偏激的儒生认为,商的祖先属于外族。最为重要的是,儒家学派尊重的元圣是周公,从周公开始,而后是孔孟之道,那么周公代表的周朝,取代的就是商朝,如果儒家学派认为商朝是正统的话,那么周朝的行为又该如何解释?而之前刚刚提到过,在后世儒学眼中,商朝只能作为一个抢走正统夏朝江山的反叛势力,而后,周朝则替夏朝抢回了正统,因此夏王朝是华夏的一部分,但商的身份就非常尴尬了,认同他们就变相地否定了周的正统性,不认同他们又是对商汤,伊人等明君先贤的不敬。因此,这很可能是后世在对《史记》的删改中,将商本纪改成了殷本纪。当然,在盘庚迁殷之后,商朝进入了第二个稳定发展的时期,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正是基于这点,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司马迁之所以定名为《殷本纪》是因为肯定盘庚的功绩,不知道各位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