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之争在民国及之前是仅限于学者间关于《禹贡》中的碣石在哪里的学术争论。解放后,碣石之争扩大到了秦皇、汉武、曹操东临的碣石在哪里的争论。
无棣编《禹贡碣石山》与《禹贡碣石考》
年,山东无棣拾起明初才有的禹贡碣石无棣说,继而说秦皇汉武曹操东临的碣石都在无棣,并著成一书《禹贡碣石山》,并修订成了《禹贡碣石考》。年9月15日,无棣将其境内仅有的一个小山包马谷山(又称大山)违规更名成了碣石山,搞起了旅游开发。
无棣“碣石山”门票
这一行为从一开始就受了各方面的极大反对,争议极大。前些天,无棣网友碣石观沧(网名)在对笔者观点的第七评和第八评里关于《史记·天官书》的“中国"和谭其骧“禹河入海口”的观点,就很值得商榷。
一旦《史记·天官书》中的“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这句话成立,则说明无棣马谷山不是碣石。
一旦禹河入海口在天津,则说明禹贡碣石在无棣之说就不成立。
一、《史记·天官书》中的中国
在对笔者的第七评里,碣石观沧说:“河、山以南者中国”就是华山、古黄河以南地区才算是“中国”,燕国的今昌黎地域当然不属于《天官书》中的“中国”,认为把“山脉流、河流划到《天官书》的‘中国’之外是杜撰历史,伪造证据。”“尾没于勃碣”的这个碣石,非无棣碣石莫属!
无庸置疑,中国的概念是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涵盖的范围并不相同,曾有过狭义中国的情况。然而,太史公司马迁应是第一个有大中国观的人,其中国的概念可涵盖秦朝和西汉版图。[1]咱们其它不讲,只说上面《史记·天官书》中的"中国"的概念。
《史记·天官书》中那段完整的话是:“及秦并吞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国。中国于四海内则在东南,为阳;阳则日、岁星、荧惑、填星;占于街南,毕主之。其西北则胡、貉、月氏诸衣旃裘引弓之民,为阴;阴则月、太白、辰星;占于街北,昴主之。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
联系上下文,在上面这段话里的“中国”是同一个概念,并不具二义性。文中先讲了什么是中国,再讲中国于四海之内的东南和西北的事情,最后说了中国山川的分布情况。
请看第一句:“及秦并吞三晋、燕、代,自河、山以南者中国。”
“及”,是“包括”、“遍及”、“连同”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包括秦国曾吞并的三晋、燕国、代国和自黄河、华山以南在内的中国。
战国后期形势示意图
秦国于前年灭燕国,前年灭齐国,统一了六国,开启了统一的王朝——秦朝。第一句话里提到了秦国吞并了燕国,那么秦国基本完成统一六国了,就不该再是狭义中国的语境了。实际上,本句应是西汉版图下的语境了,若句中冒出个狭义的“旧中国”,那上下文就不通了。
《史记·天官书》中国山川东北流示意图
再看最后一句:“故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蜀,尾没于勃、碣。”
“维”字是“分布”的意思。比如,一维空间是直线分布;二维空间是平面分布,三维空间是立体分布。
“勃”,大概率是西汉的“勃海郡”。因《天官书》谈到气象时里还有句:“勃、碣、海、岱气皆黑。"若将“勃”解释成“勃海”,那么“勃、碣、海、岱”中的“海”就不好解释了。以此看,太史公在此的话境正是西汉。
因此,最后一句是说:中国山川总体上东北流向,其分布情况是头部在甘肃和四川,尾部川流没于勃海郡,山流没于碣石山。
通过上述分析,至少说明了“尾没于勃碣”的这个碣石,能对应上《战国策》中的燕国碣石,并非“非无棣碣石莫属”!无棣碣石真的没在山流之中,而是在渤海西岸的孤零零的小山包。
二、禹河入海在天津
禹河,即为《禹贡》中提到的大禹治水时代的黄河。黄河,古文献中专称为“河”。年11月,谭其骧教授在《历史地理》创刊号上,发表了题为《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的论文,并得出十二点结论,其中的第5点结论中有“禹河入海的大致位置在天津东南”。
在对笔者第八评里,碣石观沧引了谭其骧3篇论文中的观点,论证说:《史记·夏本纪》“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海”中的碣石,就是无棣碣石(马谷山),毋庸置疑的《禹贡》碣石。禹河从无棣入海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无棣碣石距离天津北大港(禹河入海口)直线距离百余里,也是在古黄河入海口附近。
无棣“碣石观沧”关于禹河入海的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如下:
1、碣石观沧举出的谭其骧《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第8、9点结论,不能否定“禹河在天津入海”。
汉志河:为区别于最早的“禹贡黄河”,将成型于战国后期,并在西汉成为主线的黄河下游河道,称为“汉志河”(亦称“西汉故道)。
第8点有:“《禹贡》、《山经》河见于历史记载较晚于《汉志》河......有可能先有《汉志》河,某年从宿胥口北决而形成《禹贡》、《山经》河。”
这是说:禹河和山经河的形成原因,可能是由于汉志河一线更古老的黄河决口后形成的。这和禹河入海口在天津没有任何关系。
第9点说:“《禹贡》河与《山经》河孰先孰后,尚无法作出判断。”
这是说:禹河和山经河哪条先形成无法判断。这和禹河在天津入海也没有任何关系。
2、碣石观沧举出的谭其骧《海河水系的形成和发展》论文中的两个观点,不能否定“禹河在天津入海”。
碣石观沧举出的这篇论文的观点1:“我们只要仔细研读一下《汉书·地理志》、《水经》和《水经注》,就可以知道《禹贡》时代的黄河应在今青县以东、黄骅以北、静海县东南、天津市南的北大港一带入海,西汉时代的黄河应在今黄骅县境入海,都不经过天津的海河,都在海河以南即已注入渤海。”
评1:这更具体地说明了:禹河在天津北大港一带入海,本质还是说明禹河在天津入海。汉志河在黄骅入海,跟禹河入海没有任何关系。
碣石观沧举出的这篇论文的观点2:『《禹贡》导河末二句是“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这是说黄河下游岔分为九派,在入海之前都受到海水的顶托。《尔雅》释水列举“九河”之名,以徒骇居首。《汉书·沟洫志》载成帝时许商言:“古说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光、鬲界,自鬲(津)以北至徒骇间,相去二百余里”。《锥指》卷三根据许商的话,推定徒骇河是九河中最北一派,亦即“禹河”的干流,这是可信的。又说许商上言三河,下言三县,则徒骇在成平,胡苏在东光,鬲津在鬲县,也是正确的。』
评2:这只能说明禹贡黄河入海前变成九条河道,都是潮汐河。最北一条徒骇河是最大的干流(禹贡冀州、兖州的界河)。徒骇河应当就是谭其骧所说天津东南入海的禹河。这说明不了禹河不在天津入海。
3、碣石观沧举出的谭其骧与邹应麟合作的《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论文中的观点,不能否定“禹河在天津入海”。
《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中有一段原文是:“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黄河长期从渤海湾入海。……另一方面是下游又分成多股,在天津、河北黄骅和山东无棣之间游荡。”
评3:这是说,黄河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曾在天津至无棣之间游荡,经常改道注入渤海。这不能否定大禹治水时代禹河在天津入海。
黄河河道变迁示意图(网源)
虽然新石器时期的黄河下游又分成多股,在天津、河北黄骅和山东无棣之间游荡,但不能说明《禹贡》中定格的禹河在无棣入海。
即使说禹河时代黄河有九条支流入海,那么干流也是最北的徒骇河,而不是最南的无棣境支流鬲津河。那么,徒骇河应是《禹贡》中冀州和兖州的界河,其入海口南距无棣马谷山约85公里左右。“夹右碣石入于河”的冀州贡道跑到最南的兖州禹河支流鬲津河河口入河,就不合逻辑了。
无棣马谷山到天津北大港水库的距离
碣石观沧八评里的插图
再说了,《禹贡》中根本没有碣石必须在禹河入海口的说法,“碣石必定在禹河口”只是部分学者的推测而已。若碣石在禹河口之外,关于冀州贡道的“夹右碣石入于河”也是有解的(见下图)。
笔者绘冀州贡道示意图
(明)郑晓的“禹贡总图”
总之,《史记·天官书》中的中国并不像碣石观沧所说的是狭义的中国,而是大中国的概念。禹河入海就在天津,并非像碣石观沧所说的“禹河从无棣入海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无棣马谷山并非禹贡碣石,禹贡碣石无棣说并不成立。为旅游开发那点蝇头小利,不惜篡改国史,不该再继续下去了。
参考文献:
[1]《多民族“中国”的构建:司马迁《史记》的“中国”观》,赵永春,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月,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博士研究生。
后记
无棣将其马谷山更名成了碣石山违反了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其组织编写的《禹贡碣石考》(前版称《禹贡碣石山》)涉嫌篡改中华正史,该异说还被广泛宣传,入学校,进课堂。
对此,笔者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用了比较强烈的语言进行批驳。对于势单力薄的个人,要面对一个强大的地方组织,大约只能出此下策搞点舆论,促其解决问题了。
无棣碣石学者是纯粹的新碣石之争的肇事者。然而,当受到质疑和批驳时,他们又像是受害者一样强烈地进行反击。早先,笔者曾试图与碣石之争的干将无棣的碣石观沧进行交流,得到的是回呛,让笔者回去好好学习无棣的《禹贡碣石考》。学了之后,笔者发现其漏洞百出,涉嫌歪曲中华历史,还排斥一切不持禹贡碣石无棣说的学者和学说。
在批驳无棣更名碣石山的文章里,笔者的取材多出自于无棣编著的《禹贡碣石考》和无棣碣石研究学者的公开文章,尽量避免指名道姓地说事情。
不料,从年初开始,无棣碣石观沧跳出来,在网络上写了10来篇文章对笔者疯狂地进行人身攻击,不仅指名道姓,还搞人rou搜索,贴照片,删了其文章,又贴出来。于是,笔者又多写了几篇批驳无棣碣石山的文章。
碣石观沧据称是资深的无棣著名的文史学者。对于他写的历史类文章,笔者是没少读的。总体感觉,其引经据典,泛泛而谈,常不能定格时代而混说问题,看似广博,实则混乱无物,其对笔者的七评、八评正如此类。
有理不怕声高,文字可传千万年。碣石观沧等对笔者的七评也好,八评也罢,或者再来n多个评,能体现其什么呢?能体现其良好的家庭教养?能体现其学富五车?能体现无棣文化工作者的风范?能给齐鲁文人增光添彩?……若碣石观沧觉得能够体现,那就让他们那些文章在网上挂着好了,让所有的读者能观其言,知其德,看其能否厚德载物和荫及子孙。
注:水平所限,错误难免,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