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指出,4~6岁是幼儿文化敏感期,这时就应该对孩子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科学文化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蒙氏教育中融入了大量科学文化的内容,以培养幼儿从小热爱科学文化,以及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精神,使幼儿勤于动脑、勤于动手、手脑结合,敢于实践,获得自信心,增强创造力,并在教学中把科学和生活结合在一起,从生活中学习科学知识,进而把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以此提高幼儿的科学文化素质。
蒙台梭利科学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历史学、地理学、天文学、物理学和人体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一、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是介绍自然世界中的动物、植物、矿物、岩石、天文、气象、物质、能量、宇宙等。主要包括动植物部分,天文地质部分等。
动植物嵌板:
用嵌版的方式来了解动物或植物的各部位名称。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手眼协作及独立性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和专注力。
植物角:不仅能美化教室,还能供幼儿近距离仔细观察,及学习日常的养护。
二、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是介绍世界地理观、各国度的风俗文化及因时间演变所发生的故事,史记。主要包括历史部分和地理部分。地图嵌板:
培养空间感与地理常识。
星空嵌板:帮助幼儿了解八大行星的位置。
时钟模型:直观认识时钟的构成,了解时间概念,为看生活中的表打基础。
蒙氏教学的科学工作不是要求儿童要吸纳所有的知识点,而是通过科学文化教育,来启发幼儿的探索、体验精神,引发他们对世界的热爱、对知识的热爱,学会用科学的头脑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掌握一种文化——科学文化。这是科学文化教育真正的意义所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