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因为这句话在“及长”前面,因此说的应该是孔子小时的事。“贫”是贫穷,说的是家境。“贱”是地位低下,说的是阶级。总之是出身不高。孔子一家原是宋国贵族,但后来迁居到了鲁国,属于“外来户”,所以家境不如以前。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一员猛将,据记载,打仗很勇敢,曾经有用手托起城门铁闸的记录,可见力气之大。既然孔子父亲好歹属于“官僚阶级”,这个时期孔家的处境虽然不如以前,应该也不至于太差。但在孔子很小的时候,叔梁纥就去世了。失去了家中支柱,孔家因此衰落下去,以至于变成了“贫且贱”的处境。《论语》记载,孔子曾经很坦然地提起过自己小时候地位的“贱”。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我小时候地位低贱,因此会做许多种活计。君子需要懂得这么多吗?不会的。)因为家境不好,孔子需要做很多工作来养家糊口。按《史记》记载,他曾经做过主管仓库的小吏,也曾经做过管牲畜的官员。在《论语》中,孔子自述:“吾不试,故艺。”意思是我没有做官的途径,因此学会了不少技艺。总而言之,孔子父亲早亡,孔家既无人做官,又比较贫穷,因此说“贫且贱”。我猜,或许是因为出身穷,孔老夫子才能说出这样一段“金钱观”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富贵可以追求吗?如果不违背道义的前提下而能富有,即便是给人赶车的活,我也愿意做。如果不能,那就按我的喜好去做吧。和后世常见“羞于言利”的价值观不同,孔子并不以追求金钱为耻,只是要有前提(可求)。至于怎样算作“可求”,孔子没有明说,但想当然是以不违反道义为前提。换句话说,“可求”,可以理解为“可用正当手段追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