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纵观西楚霸王项羽的一生,真性情可以说贯穿其一生,既成就了他英雄的名气,也毁了他本来可以拥有的大好江山,以及恩爱有加的虞姬,造成千古一叹息。
项羽出身优越,自幼熟读兵书,力拔盖世,有万夫不当之勇。也可以说是文武双全。而他的对手刘邦,出身贫寒,不过是个市井小混混,怎料四年之后的楚汉争霸,小小的刘邦逆袭而上,逼得项羽兵退乌江,落得个自刎身亡的悲惨结局。
真性情之一,数次错失秒杀刘邦的机会。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台词叫:“刘备大意失荆州”。而对于项羽来说,则是大意失去了除掉刘邦数次的机会。其实,这也是为其最终的结果,埋下了危机。
据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话:怀王与诸将曰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怀王与诸将说约,最先打败秦军而进入咸阳的,就封他为王。
刘邦是市井小混混,但是善于玩弄权术,收买人心,加之路线熟悉,早于项羽进入咸阳城。为此,两人反目,这个时候,如果项羽能够权衡利弊,把眼光放得长远些,立除刘邦,也不会有以后的败北了。
何况他“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其心里却瞻前顾后,觉得如此杀了刘邦,不光明磊落,错失最好良机。
又及,在鸿门宴上,刘邦的手下樊哙怼项羽时,项羽只说了个坐,而没有任何的脾气。更令范增恼火的是,三次对其暗示下手除掉刘邦的机会,项羽竟然熟视无睹。
当然,项羽的熟视无睹,对于老奸巨猾的刘邦来说,也并不是没有危险存在。意识到危险存在的刘邦,找了个佯装上厕所的机会逃跑了。
其实,在宴会上,项羽完全可以在樊哙进来或者刘邦欲逃走之际,找个“谋杀”之类的借口,将其杀之。
可是,数次绝佳除掉刘邦的机会,项羽偏偏不为所动,除了彰显自己是个男子汉大丈夫外,还觉得刘邦曾示弱,非常听话,不会威胁到自己。
真性情之二,太相信亲情。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项羽的猪队友,就是其叔父项伯。
且说刘邦进了咸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项羽的谋士范增,感到对主公不妙。便明确告知了项羽,刘邦的志向不在小处。观其有当天子的气运,要赶快攻打,切莫失去机会。
范增的一番话,恰好被项伯所知,偏偏他对此又不过脑子,遂马不停蹄跑到刘邦的军营大帐,私会好友张良,把项羽这边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而张良是刘邦的手下。
下面发生的事情,傻子都能知道会怎样。
张良自然立马将项伯传来的情报,告知了刘邦。刘邦大惊,但他很快想出了缓兵之计,即一边派手下,假意向项羽示弱、讨好说,自己先进关中,不过是为将军守城看好物品,等着将军到来而已,绝对没有背叛的意思。
另外,也不忘给自己报信的好人项伯,送上了一个甜蜜的大蛋糕,约定彼此皆为儿女亲家。
项伯听到刘邦此意,非常享受,当然了也端起长辈的架子,教训侄项羽说,人家刘邦帮你守着城池,盼着你的到来,这么大的功劳,怎能不讲信用要杀他呢?
自己至亲,焉有害自己的道理。项羽天真地答应了。
项羽重感情,容易相信人。可他的谋士范增可不是那么好糊弄,他早就看穿了刘邦的心思。为此,在鸿门宴上,让项庄舞剑刺杀刘邦,以绝后患。
关键的时候总是来捣乱,我都怀疑项伯是不是项羽的亲叔叔。更为可气的是,项庄拔剑起舞准备刺杀刘邦,可是,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沛公。
他以为自己的好心就会有好报,天真至极,岂不知为自己的侄子,养虎为患,直接葬送了项羽的锦绣前程。
真性情之三,不懂得隐忍才是王道。
大丈夫能忍天下之不能忍,故能为天下之不能为之事。
兵家胜负,乃是常事。
自幼熟读兵法的项羽,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难道不知道大丈夫能屈能伸,隐忍才是王道吗?当然他比谁都清楚,只不过总是顾及自己那点面子,那点感情。
楚汉争霸失败又如何?大不了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先乘舟过河,逃回江东。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还在乎什么一世英名,狼狈不堪,能活着才能和对手刘邦斗下去。
春秋时期的越王,兵败被抓,让对手吴王奴役羞辱了整整十年,尚能卧薪尝胆,最终不但成功夺取了胜利,而且成为了春秋末期的一大强国。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南宋著名女词人,恐怕也有这样的感慨吧,要不也不会写出这句千古传唱的诗句。
如果项羽当时冷静下来,审时度势,带领余部过江,刘邦也未必能一下子干掉项羽。
还有一个情况他没好好分析,就是刘邦比他大24岁,事实上,他完全可以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结果验证,建立汉朝后统治了7年的刘邦就就去世了,而他的老婆吕雉又是一个弱女子,这绝对是个重整山河的好机会,有极大的翻盘机会。
真性情之四,铁骨柔情。
爱江山更爱美人。
这对项羽来说,再恰当不过了。他不仅拥有家国情怀,英雄气概,还铁骨柔情,重情专一。
传说,项羽火烧阿房宫之际,面对成百上千的绝色女子,他一个不剩地遣散,但这不是为了作秀,而是因为他只爱虞姬。
公元年,他兵败垓下,在他生命倒计时的紧要关头,身边只有他心爱的虞姬陪伴左右。
英雄不落泪未到伤心时。项羽此时此景,面对虞姬,吟唱了悲切切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骓不利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无奈悲愤的项羽,后悔当初没能杀掉刘邦,而落得个狼狈失败的下场,而末了,连自己的女人虞姬都无法保护了。
善解人意的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泪眼婆娑和唱了项羽的《垓下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随后挥剑自杀。
或许如果不是虞姬先行自杀,项羽还有可能过江东,毕竟他太在意虞姬了。而虞姬的自杀,也可能加速了项羽自杀,破罐子破摔了。
真性情之五,楚歌的魔力。
四面楚歌,对项羽的部队杀伤力不能说没有,冲击力还是有点的,从这点而言,也说明了项羽是个非常容易动情的人。当然了,最最主要还是头号汉奸项伯的出卖,让刘邦的谋士韩信算准了自己的突围路线。
在项伯没有出卖项羽之前,项羽V刘邦是这样的。
决战垓下前,刘邦逢项羽必败,至少有四次,刘邦险成项羽刀下之鬼:
公元前年,鸿门宴,项羽已经把刀架在刘邦脖子上,却因一念之差,被刘邦借如厕遁走;公元前年四月,彭城外,五十六万汉军一夜之间被项羽三万人马全歼,刘邦在风沙掩护下才侥幸脱险;公元前年六月,荥阳城下,刘邦与部下换装后才艰难突出项羽重围,死里逃生。同年六月,刘邦在成皋又被项羽围困,陷入绝境,被迫抛下部队,孤身逃过黄河。
而垓下的失败,正是重亲情的项羽,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叔父项伯早就挖好坑,等着自己了。心里越想越生气,加之听到十面埋伏心情更加伤感、遂自刎乌江。
结束语。
如今,青山依然在,多少英雄,都付笑谈中。
项羽虽败,在人们的心目中依然是英雄,他的豪情万丈,他的气势如虹,他的巨鹿之战,他的破釜沉舟,他的浴血东城,他的破彭城之战,还有他的铁骨柔情,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切都是奇迹,一切都让人着迷。
如果来世有轮回,但愿他别那么用情,别那么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