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名赢政(前~前),秦庄襄王之子,庄襄王死后继秦王位,后灭六国,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在王位25年,帝位12年,病死,终年49岁。葬于郦邑(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25里处)。
秦始皇,嬴姓,名政。因出生于赵国,又称赵政,秦庄襄王之子(另一说为吕不韦之子)。公元前年,年仅13岁的嬴政继承秦王位由丞相吕不韦和宣太后的男宠毒专权。公元前年亲政,毒乘他外出之机,举兵叛乱,他一举粉碎叛乱,诛杀毒,幽禁太后。第二年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后逼杀吕不韦,任用了尉缭、李斯等人。
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立于咸阳。
据《三辅黄图》载:“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销锋镝以为盎人十二,立于宫门”。又据史书记载,铜人背后铭刻着李斯篆、蒙恬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样。铜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
那为什么作为统一的六国的帝皇要铸造这12个铜人呢?
一种说法是
有人觉得秦始皇铸造铜人在于他迷信长生,是因为在《汉书五行志》当中有相关的记载,在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十二个外族人在临洮面见秦始皇,而当时就有人觐见秦始皇说,务必不可听信于他们,否则将会受到祸害。但是秦始皇不以为然,相反他还认为这十二人是祥瑞,后又有一道人前来指点迷津:制十二金人,方可稳坐天下,秦始皇听后,正和自己的心意,随即下令将全国的兵器收缴集中于咸阳,铸成十二铜人。有的学者指出,秦始皇一生极信方士道人之言,再联系开国不久的担忧心情,此说是可信的。
另一种说法是
秦始皇之所以这么做,可能一方面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武功,认为自己平定六国统一中原是历代君王所不能的成就。而另一方面,收缴天下的兵器熔铸十二金人可以有效地防止当时六国遗民的反抗,不想国家再起争端。维护当时稳定的局面,对他自己的统治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并且对于这种收缴天下兵器铸造铜人的做法,也是有着先例的,所以说秦始皇这么做也是不无道理。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当中也有着相关的记载,秦始皇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当时的丞相李斯提出的建议,不再选择分封制。而当时天下初定,这样的做法也是为了防止六国遗民复立国家,为自己树立敌人。而通过这里面的记载,我们也大致猜到,秦始皇就是为了天下安定所做出这样的举动。
但遗憾的是,今天我们是看不到这12个铜人的踪影了。有人说“十二金人”已经在战争中被各路反王毁去,也有人认为“十二金人”并未被毁,而是随秦始皇一起埋在地宫里了。
由于一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发掘工作暂时还不能开展,因此十二金人的下落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也许到了我们的考古技术达到秦始皇陵墓开掘的那一天,这个历史上的未解之谜才有可能被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