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延读书会4月15日史记小结

北京手足癣医院网站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410/8833646.html

4月15日,同学们在文学楼室对《史记》进行讨论,本次讨论内容为《史记·太史公自序》,线上线下共有10名同学参加。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窾。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黄老强调治国,所以常将“无为”和“无不为”二者连用,变成一种施政纲领,主张君无为而臣有为。老子很少讲“无不为”,如果从效果上看,君王“无为”就可以达到“无不为”的效果。道家所讲的道理是玄妙的,它的道理虽然难懂,但是只要懂得了就是易于施行的。道家的治国之术以“虚无”为体,以“因循”为用,就是顺应自然顺应规律去做事。“形”通“型”,指某种固定的方法。圣人对待事物不带先入之见,而是以虚静的状态去体察,所以能够通晓万物。圣人能够客观地顺应事物变化而变化,所以能够成为万物之主。圣人随时变化,“因循”是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纲要。“声”即为“名”,“窾”,空。名实相符就叫“端”,名实不符即为“空”。若能摆脱“空”,则奸邪不生,贤者和不肖者、黑与白都可分明。

对统治者来说,治国和治身可以说是一致的。“无为”从政治角度看就是不干涉百姓的自然状态,对统治者自身来说就是少私寡欲,要求统治者修身,达到“虚静”的状态。若能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则无事不成。上能通天道,下能达天下,治理的效果可以达到光耀天下的程度,此时统治者功成名就,随即身退,归于无名。关于“形”和“神”的关系,“所生者神也”中,“神”指让人具有生命活力的精气神。“神”是一个人的本质,“形”是外在的寄托。劳神过度,人会枯竭;形体过劳,人会凋敝。形和神不可分离,圣人更看重神,神是根本,形是载体。所以圣人首先要修身。道家的修身以虚无为本,具体方式是“因循”,顺应万物的发展,然后才能治天下。所以无为既是治身也是治国。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司马谈是史官,并不是从政人士,他不管民事。司马迁是他的儿子。下文即介绍了司马迁的成长和游历经历。司马迁生在龙门,在黄河、龙山过着耕种畜牧的生活。十岁就会读古书,二十岁开始南游江淮之地,去到会稽,探索大禹的墓地,观览湖南的九疑山,泛舟于沅水、湘水;后又向北,游历山东的汶水、泗水,在齐鲁之都游学讲课,尊崇孔子,在邹地、峄地参加乡射之礼;曾困厄于蕃、薛、彭城之地,经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鄱”为讹误字,实应为“蕃”。司马迁出仕为郎中,奉命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归来向朝廷复命。司马迁是文官,“西征”“南略”是指出使某地,并不是说去这些地方征战。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汉武帝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并没有带司马谈,这使得司马谈心中郁愤,将要死去。此时司马迁出使归来,司马谈追忆先祖的光荣事迹,嘱咐司马迁接续祖先的事业。“千岁之统”指周朝的统治。虽然按时间顺序,汉朝应当是承继秦朝而来,但由于汉并不认同秦朝,所以将周朝视为正统。司马谈希望司马迁能够继承他“所欲论著”,说明司马谈已经开始筹备《史记》的创作了。

关于“孝”,儒家“孝”的含义就是指孝敬父母,而“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就带有在社会上立身行道的意味,主张对待君王要像对待父母一样,移孝作忠。扬名后世以显父母虽然带有功利性,但结合着儒家生生不息的理念来理解是有道理的,因为儒家注重生命永恒的价值,注重价值的延续性,“扬名于后世”就是一种价值的传承。

天下称道周公,是因为他能够论述歌颂文王、武王的功德。要宣扬周公、邵公的风尚,通晓太王、王季的思虑,乃至于公刘的功业,并尊崇始祖后稷。“幽厉之后”可能是习惯性的说法,实际应为“厉幽之后”。进入东周时期,礼乐衰落,孔子开始著诗书,作《春秋》,学者至今效仿。“获麟”指孔子获麟,绝笔《春秋》。此后一直到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不断,史记放绝。这里的“史记”并不是《史记》一书,而是指本义“历史记录”。司马谈有感于汉一统后发生的很多重大事件和相关重要人物,而自己作为史官却没有好好记载,惭愧担忧,将此事交付给司马迁。“先人”在这里指司马谈,司马迁接受父亲嘱托,会详述整理历史旧闻,不敢有丝毫怠慢。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于明堂,诸神受纪。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司马谈去世三年后司马迁任太史令,梳理记录珍贵的历史书籍文献。司马迁即位五年时正当汉武帝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武帝改正朔,易服色,将新的历法置于明堂之上,举行仪式。明堂即供奉祖先的庙堂。诸神,可理解为祖先;受纪,即“受记”,受祭享的意思。皇帝颁布新的重大法令时应当向祖先报告,随后便可昭告天下。

“周公去世五百年后有孔子,孔子去世至今也是五百年,那么如今有谁能够继承明世,校正《易传》,接续《春秋》,传承《诗》《书》《礼》《乐》的精神呢?”司马迁在这里引述司马谈的话来说明自己是作《史记》的人选,是一种自谦。“小子何敢让焉”很明确地表现出了司马迁就是想要继承孔子的志向。

本期读书会到此结束,期待下期再会!

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出品

编辑

陈英

审核老师

师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