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叙今从司马迁太史公自序看父亲所定

(一)

受疫情影响,宅家快两月,无聊至极。想着孩子慢慢大了,得多看看故事给他讲讲,便看看书架上有啥书可看,最好稍微有点趣味性而不失权威,自然就想到了《资治通鉴》和《史记》。

之前看过一卷《资治通鉴》,有点刻板,客观全面一些,有很多我们小时候课本学的历史知识的另外一面,也很有意思,但不够有趣,毕竟这书当初的写作初衷是给皇家子孙看的,对一些人一些事,要正反两方面甚至多角度去了解,以作为治理天下管理百官的借鉴,而一般老百姓可能也不需要了解太多。后面有时间再慢慢读一遍。

说实在,我挺喜欢历史,但也都是非常浅薄的喜欢,就是喜欢听一听历史故事和野史八卦,从未想过读历史看历史需要有什么高度。可是连《史记》这样的书都没有看过,确实也是算不上真有多喜欢。并且这本书我购于年,买来十几年都没有认真看,希望能够借这次时间,看看。

手机拍摄于四年前

(二)

看了目录,总觉得前面《五帝本纪》、《夏本纪》等篇章所记录的年代久远,有些事情太接近于神话,就不太想看,然后直接翻到最后的《太史公自序》,就相当于先看看作者简介。

以前觉得《留侯世家》、《淮阴侯列传》这些写得精彩,今天看了司马迁写的自序,才真正感受他的才气。《史记》全书篇,52万多字,那个时候人类还没发明纸,都是写在竹简上,也就是一片一片的小竹块上,我估计全书得堆满一屋。不像我们现在写了不对就删除,或者涂改液涂涂改改。他必须得一下想好一句话,这句话最好能够用最少的字将要写的事件和人物表现得恰到好处,这确实是需要有点功力。

这种高度的概括能力和生动的文字表现能力,非一般人能及,难怪被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现在看看很多文件、公文和讲话,真是又臭又长,当然我也一样总是兜兜转转啰里啰嗦不得要领。

在自序里,司马迁把《史记》写的内容都简单概括一下,基本上都能在五十字以内概括每一个阶段或者主题篇章。但就这四五十字,都极具概括力和表现力。比如对《项羽本纪》的概括是“秦失其道,豪杰并扰;项梁业之,子羽接之;杀庆救赵,诸侯立之;诛婴背怀,天下非之”,就这几句话,基本上把秦末乱世和项羽的所作所为大是大非概括出来了,楚汉相争之前那些电影电视剧情基本上都出来了。对《陈丞相世家》的概括是“六奇既用,诸侯宾从于汉;吕氏之事,平为本谋,终安宗庙,定社稷”,把陈平的本事和作用也都写出来了,陈平是一个很有意思和很厉害的角色,可能有些人对他不是太了解,没有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那么耀眼如神一样存在,但实际上他让人感觉既足智多谋让人叹服,又小偷小摸很接地气,这一点跟刘邦很像,让人觉得虽是龙凤,但终究也是两脚两手两眼的人,比较真实。当然主要也是司马迁他们刻画得好。

陈平身上有很多值得人学并且可以学的东西,比现在机场、高铁站书店里卖的成功学高明很多,后面有机会展开叙。对《货殖列传》的概括是“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之于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也将生意人和赚钱的事概括并且定义和定位出来了。这篇应该对于我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其一是我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有个机会笔试完了面试。一排面试官坐对面,我独坐应对。前面问题都差不多了,沉着应答,侃侃而谈。末了,中间年长的一个人开口,说我看你的学习专业,想听听你对陶朱公的看法。啥?啥啥?啥陶朱公?我脑袋一懵,根本没有听说啥陶朱公。顿了一下,就说没有听清楚,对方就重复说《货殖列传》里的陶朱公,古代一个著名商人。我只得诚实告诉他我没有看过《货殖列传》,虽然专业名称里带一个“商”字,也没学过陶朱公相关的东西。当时脸应该是红一阵白一阵,羞愧难当,自己觉得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的东西都没了解。

提问者看出我的尴尬,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就打圆场说不是面试题目,是随口一问。后来我想,让我难堪非他本意,或许他只是觉得陶朱公是很有意思的人,看我前面侃侃而谈,想跟我探讨聊聊,以此看看我的应对,看看我有没有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的什么逻辑框架,结果没想到我就这么一水货,完全不具备这个层面的对话基础。他们是外地一家还不错的机关报社,后来还是想录用我去做采编,让我去体检,我因提出让他们出路费和住宿费而没被答应,就没去。因为那时候实在太穷,没钱去上海那么远。如果人生中有那么几个或者几次让人唏嘘的事情,我觉得这算我的一个。不然我可能走了一条记者编辑文化知识分子这种完全不同的职业道路,好歹比现在正经。

其二是我我家孩子最近掉钱眼里了,整天琢磨他手里压岁钱怎样能够增值变多。我得好好读读了给他讲讲,所以可能就得先读《货殖列传》。

(三)

司马迁“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应该从小就上进好学,关键还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现在交通越来越方便,行万里路却越来越难。他们沿途游历学习,我们埋头赶路,一万里有九千八百里低头眼睛盯着手机。我们现在似乎一般也不大敢放孩子出去行万里路,现在二十岁的年轻人一个人出门还不太敢。司马迁出去也不全是顺顺利利游山玩水。“厄困蕃、薛、彭城”,在蕃、薛、彭城这三个地方都遭遇过极大危险,具体啥事,具体怎么跑出来,已无从知晓,但肯定不是小事。现在天下父母,有几个放心让孩子这么出去?

不过现在好像也有送远方送国外的,这次据说就有1.5万送到英国的无家长看护的小学生要回来,这是去从小就接受西式教育的,盼望另辟捷径做精英。可能跟古人的游历还不一样。

“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一个人最大的错事,莫过于侮辱了你祖宗;被人指责最大的过失,莫过于接受了宫刑。司马迁因为李凌事件受宫刑,那种奇耻大辱,怎么挺过来还继续写五十多万字的书?前面说了,他们那时候写字不像我们现在这么方便。是怎样一种动力在驱使呢?司马迁自己说是他父亲司马谈告诉过他:“余先周室之太史。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汝复为太史,则叙吾祖矣......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其祖上都是做太史的,以前太史地位很高,“掌天官,不治民”。就是虽然不怎么管人,但掌管天文地理和古代上层文化或者说意识形态,古代敬天地为大,这也算是比较尊崇的职位,排座次的时候往往跟丞相差不多甚至还高。就是说他们先祖干这个活干得很好,并且上升到最大孝的高度让他把这当作一个重要任务。在这样的压力下,顶住受宫刑后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摧残,化悲痛为力量,换压力为动力,转换思路想出路,想到“西伯、孔子、屈原、左丘、孙膑、韩非”等有成就的伟大人物都在最艰难的困境中做出最关键的成就,“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气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实际上后来的历史依然如此,很多特别的著作和思想都在困境中成就。现在这样被动宅在家里的时间多了,可能也会出一些大家。

读到这里,觉得现在中国很多传统文化丢了,很可惜。不过前些年有一阵风气,有些人在组织修自己的家谱,将中国传统家国天下的文化往回找一些。所以,回头我得给孩子讲讲我们先祖可以追溯的一些历史故事。比如,我曾经看到有人追溯上去有明确记载的是《荆轲刺秦王》里面那个保护秦王得力的用药箱砸荆轲的医官。

手机拍摄于四年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