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一段文字相信大家非常熟悉,其中更是特别点到了鸿儒与白丁。其实就是想要强调,有文化的人和有文化的人交往,没文化的人和没有文化的人交往,两者若是参杂,有的时候文化不够的人容易被有文化的人调戏。
举个例子,在生活中,一个大学生和一个非常普通的社会小伙子聊天,两人虽然是好朋友,但他们能够聊的内容却很难达到一致。一个在聊人生与工作,另一个在聊境界与修养。
因此很多人经常强调,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此就形成了不同的人群分类,甚至大家还强调不要随意跨界。虽然这一说法很不靠谱,而且有点歧视,但有的时候还真是如此。
例如之前在网上有个段子,两个流氓打劫一个大文豪,结果两个流氓被大文豪狠狠的骂了一通,他们还以为对方在看着,并且还怡然自得。有文化人的玩法,还真的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玩不转。例如在历史上也有这样的记载,古人流传的6句脏话,每一句话都不带脏字,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夸我们?
一、花蕊夫人的骂
在五代十国期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美人,这个人就是花蕊夫人,作为后蜀的重要人物,她亲眼看着赵匡胤逐渐的吞并了自己的国家。面对亡国灭种的悲剧,她作为一个女人自然无可奈何,但最让她无法接受的就是赵匡胤灭国的方式。
原来根据史书记载,赵匡胤的军队刚刚一来,结果蜀国全国10多万军队全部选择投降。作为一个女人,花蕊夫人都觉得无比的羞耻,认为这些男人都不是男人,没有一点点国家军人的气质与担当。
因此这位花蕊夫人写了一首诗,名字叫做《述国亡诗》。在这首诗里面有一句经典,“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平心而论,以前听到这首诗的时候,还以为是一首歌颂亡国之时,国民为国奋战的英勇。因为单从这一句来看,实在是让人有一种错觉,14万女子为国战斗,可见壮观程度。
但事实上,花蕊夫人骂的是,14万军人不保家卫国而选择投降,他们根本就不是男儿,只不过是一帮脱了军械的女人。
这也不得不让人感慨,花蕊夫人真厉害,骂人不带脏字,而且骂得别人羞愧不已。
二、夏虫不可以语冰
这句话出自于《庄子》,其本意就是指,那些自鸣得意之人,即使自身毫无见识,宛如井底之蛙,一般愚蠢。
原文是“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如果用这句话来与现代人交流,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好好读过庄子,或者对于古汉语词典不熟悉的人,估计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可能还会因为辞藻之华丽,而以为是在称赞,但事实上早就已经把对方骂透了。
三、沐猴而冠
这个词语可谓是非常经典,而且骂人骂到极点,主要是因为这句词语骂的是项羽。根据史书记载,项羽曾经是一代枭雄,他不仅以少量的兵力打垮了秦军主力,而且还曾经以一人之力单挑天下诸侯。即使刘邦带着56万大军与之相交,但他依旧不虚,并且打法对方。
但可惜的是,项羽虽然非常厉害,但似乎没有太多的智慧。例如当年他居然放火烧毁了咸阳宫,而且还带着各路诸侯抢劫。刚好这时候有一位儒生来警告他,想要治理天下,就必须要以咸阳为都城来掌控一切。结果项羽说了一句,如果富贵不还乡,那简直就是锦衣夜行。
如此愚蠢的行为,如此没有先见之明的统帅,立刻使得儒生十分不满,是这位儒生就指则项羽沐猴而冠。表面上是说,猴子洗了澡,然后戴上冠装人样,其实就是指的项羽像猴子,没有人样。结果项羽把这个人活活的烹杀了。可谓是骂人不偿命。
四、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句话是孔老夫子用来骂人的话语,或许大家也没有想到,老夫子这么文明的人,居然也有爆粗口的时候。但别看老夫子爆粗口,他说的话却颇具文艺色彩,一不小心,还不知道他在骂人。
根据论语记载,孔老夫子这句话是对原壤所说,因为这个人岔开自己的双腿,坐着等孔子的到来。很明显,孔老夫子对此十分不满,因为他是一个讲究礼法的人。于是孔老夫子拿了一根小木棒敲在他的小腿上,而且骂了一句,老而不死谓之贼。
其实结合他原文的内容,就是在强调,这个人小时候不讲究孝悌,长大以后又没本事,真是一个老而不死的害虫。
而孔老夫子这句骂人的话,此后被经常引用,被用来针对那些身居高位尸位素餐的老油条。
五、竖子不足与谋
这句话是很多网友最喜欢用的话,因为每次骂人骂到极点,就是用这句话来表达。不仅指责对方是一个无谋之人,而且也表达了自己长者的身份,并且还强调了语气之重。
那么这句话是来自于哪里呢?据史书记载,这句话出自于史记,是当年鸿门宴结束以后,项羽没有按照范增的要求诛杀刘邦于酒宴之中,因此范增觉得项羽就是一个傻子,自己这个王者大师都带不动他。所以才会在张良送玉的时候,把玉摔碎在地上,并且指着项羽骂了这一句。
更值得一提的是,范老先生还在最后强调,未来把他们都抓起来的人肯定就是刘邦。回想当年的场景,再利用这一句,骂人肯定骂的贼带感。因此现在很多人特别喜欢这一句话,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六、相鼠有皮,人则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这一句话虽然有些长,那翻译过来的意思也很简单,连老鼠都有皮毛,如果人还不讲究礼仪,那么活着还有什么用?简单来说,就是指责对方没有脸皮,还不如去死。
那么这句话的出处在哪里呢?原来这一段出自于诗经。据记载,诗经是古代劳动人民,自由发挥诗歌收集的产物,可见劳动人民除了表达真善美以外,也会有情感真挚的爆发,并且骂得如此精辟。
若是将这些话语用于现代吵架中,恐怕争吵的对面,整个人都是嗡嗡作响,既听不懂对方的含义,找不到出处。甚至还以为对方是从诗经中摘取的一段来歌颂自己,所以说没文化很可怕,有文化耍流氓,更可怕。
结语
回顾古人的这些骂人的语句,实在是非常的经典,而且颇具有文雅色彩,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有点雅痞。因此这也进一步强调,有文化的人耍流氓,真的有的时候会无往而不胜。虽然古人经常调侃,百无一用是书生,但那些书生只不过是没有学以致用的人。
如果真的像古人一样,文化学以致用,甚至运用到了流氓的精神。那么无论是演讲还是做人做事,或者是与人交流,可谓是无往而不利。例如大家看历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政治家,或者一些儒将。
虽然他们熟读儒家经典以及诸子百家,但是下起手来却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每一次做了最阴暗的事情,却总是能够找到最美好的借口来弥补。甚至到后来,有的人已经是一个最坏的恶棍,但别人还是对他歌功颂德。
所以老祖宗有很多的智慧,未必比现代的交流技巧差多少,我们真的应该批判的继承,具有线的吸收。不说学会这些骂人的技巧,但也学会中国人的文字精髓,让自己在与人交往,甚至商业谈判中占据上风,这些都是有必要的。
参考资料:《庄子》《述国亡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