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突破抓住状语

北京青春痘医院简介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6/9323162.html

高考文言文翻译突破:抓住状语

一、数词状语

数词状语在文言文中并不鲜见,教材数词状语后置有两个典例:一是苏洵《六国论》中的“后秦击赵者再”,一是司马迁《项羽本纪》中的“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击退了它。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范增三次举起自己佩戴的玉玦向项王示意。

这种类型的后置数词状语我们备考时应予以高度重视。请看高考试题中的句子:

(1)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年辽宁卷)

应译作“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

二、介宾状语

介宾状语是文言文翻译的重头戏,高考翻译试题主要考查“以”字介宾、“于”字介宾和“乎”字介宾。因“‘乎’字在上古语音同‘于’相近,用作介词,基本上同‘于’的用法相同”,所以这里着重讨论前两者。介宾状语又分为显性后置介宾、隐性后置介宾、介词宾语前置、无须前置介宾和多个动词介宾等情形。

(一)显性后置介宾

文言文中“以”字介宾放在谓语前面与后面的都有,而“于”字介宾“更多的是放在动词之后”。翻译时,谓语后的“以”字介宾要“位置还原”,多数“于”字后置介宾也要“位置还原”。

所谓显性后置状语指含有介词“以”“于”“乎”等的介宾状语,翻译时除了要位置还原之外,尤其要准确落实“以”“于”“乎”等介词的含义。

如《寡人之于国也》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介词结构“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谓语“何异”的比较状语,翻译时要调整语序到“何异”前,且把“于”字翻译为“和/跟”。

再如高考试题中的句子:

(2)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年山东卷)

“因与卓自疏于叔陵”当译为“就与阮卓一起主动和叔陵疏远”,“辄辞以疾”当译为“就以有病为借口推辞”。

(3)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年江西卷)

与其从能够提升我、能够罢免我的君王那里获罪,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面前忍受怨恨。

(4)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客甫当北面矣。(年江苏卷)

我对容甫应当行弟子敬师之礼。

(二)隐性后置介宾

相对于显性后置介宾而言,隐性后置介宾指省略了介词“以”尤其是“于”的后置介宾状语。这类状语因介词省略,在句中以名词身份出现在谓语之后,容易被误认为是动词的宾语,翻译时应高度警惕。如“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巨鹿”。再看高考试题中的句子:

(5)吾不起中国,故王此。(年安徽卷)

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

(6)贼张敌万窟穴其间。(年辽宁卷)

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巢穴。

(三)介词宾语前置

介词宾语前置主要对介词“以”“为”而言,如“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中的介宾“是”、“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介宾“胡”。在文言文中,“以”字介词宾语前置多见,是“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如“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如“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孟子·滕文公上》)中的“江,汉”与“秋阳”。高考试题中这种介词宾语前置虽不多见,但也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