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儿子们娶的都是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公子。有一次,李由请假返回咸阳,李斯在家中设下酒宴,百官都纷纷登门敬酒。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李斯看到这种情况,不由得慨然长叹,说:“唉,我听荀卿说过‘物禁大盛’。斯本来是上蔡的布衣,里巷的百姓,主上不了解臣的才能低下,才把臣提拔到这个位置。如今人臣的位置没有人在臣的上面了,可以说富贵到了极点。物极则衰,我还不知道归宿在哪里呢!”
秦二世赢胡亥即位以后,法令刑罚日益残酷,群臣人人自危。赢胡亥又修建阿房宫和各种直道、驰道,赋税越来越重,徭役无休无止。在这种暴政的压迫下,楚地戍卒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各地英雄豪杰纷纷起兵响应,反叛秦朝。李斯非常焦虑,多次想找机会进谏,赢胡亥不让他开口,他说:“自古贤人拥有天下,都是专门用天下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已,这正是人们把拥有天下看得那么尊贵的原因。所谓贤人,一定能安天下而治万民,如果自身都不能得利,又怎么能治理天下!所以我希望赐志广欲,永远享有天下却又没有祸害,该怎么办?”
李斯听了哭笑不得。吴广等人率领起义军往西进军,攻城略地,任意往来,李由无法阻挡。秦朝将领章邯击退吴广等人的起义军以后,朝廷派到三川调查的使者一个接着一个,有人责备李斯,身居三公,为什么让盗贼猖狂到这种地步。李斯心里惶恐不安,他把自己的爵位俸禄看得很重,不知该如何才好。思虑再三,他只好迎合赢胡亥的心意,上书回答赢胡亥,鼓吹帝主应当实行独断,对群臣实行督责。他说,只有实行督责,“则臣无邪,臣无邪则天下安,天下安则主严尊,主严尊则督责必,督责必则所求得,所求得则国家富,国家富则君乐丰。故督资之术设,则所欲无不得矣。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若此则帝道备,而可谓能明君臣之术矣。”
赢胡亥读了这封奏章,欣喜异常。他按照李斯的建议,对群臣实行了更加严厉的督责。凡是向百姓榨取赋税多的官吏就是明吏,赢胡亥表彰说:“像这样就可以说善于督责了。”当时,路上的行人往往有一半是犯人,街市上每天都堆积着受过刑的尸体。凡是杀人多的就是忠臣,赢胡亥表彰说:“像这样就可以说善于督责了。”
郎中令赵高为非作歹,杀人如麻,他害怕大臣在入朝奏事时向赢胡亥揭露他,就劝赢胡亥说:“天子之所以尊贵,就在于大臣只能听到他的声音,却看不到他的面容,所以称‘朕’嘛。‘朕’就是征兆的意思,征兆是看不见的。天子就是一种征兆,不能让人随便看见。况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什么事情都懂,如果坐在朝廷上,谴责或举拔有不妥当的地方,就会把短处暴露给大臣,这样就无法向天下显示圣明了。陛下不妨深居宫中,让臣和熟悉法律的侍中在一起,大臣把公事奏上来,经过研究再作出决定。这样,大臣们就不敢把疑难的事情报上来,天下的人就称赞陛下是圣主了。”
赢胡亥听从赵高的主意,从此不再出来接见大臣,每天都深居宫禁,沉缅在声色犬马之中。赵高在他的身边侍奉他,一切政事全都由赵高决定。
李斯对赵高专权颇有微辞,赵高也深知李斯老谋深算,对他的权力和地位造成最大的威胁,因此,他处心积虑地要把李斯这颗眼中钉除掉。有一天,他主动登门拜访李斯,对李斯说:“关东(关东:泛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盗贼很多,主上却加紧征发徭役,修建阿房宫,还到处搜集狗马等这些没用的玩物。臣想劝谏,但臣的地位卑贱。这正是君候的事情,君为什么不劝谏呢?”
李斯叹了一口,说:“的确如此,我早就想说话了。现在主上不坐朝廷,天天呆在深宫,我如果有话想说,是不能让别人传达的,想见主上却没有机会。”
赵高说:“君果真能劝谏的话,请允许臣为君侯留意,只要主上一有空闲,臣立刻通知君。”
李斯答应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正一步一步地陷进赵高为他设置的圈套。
像往常一样,赢胡亥每天都在纵情宴饮,眼前总是晃动着翩翩起舞的美女。赵高专门等赢胡亥玩得最投入、最专注的时候,才派人告诉李斯说:“主上正空闲,可以奏事。”
李斯便急三火四地赶到宫门求见,赢胡亥的心里自然很不高兴。一次这样,两次这样,三次这样……接连几次都是这样,赢胡亥再也沉不住气了,他恼悻悻地说:“我平时空闲的日子挺多,丞相都不来。每当我玩得痛快的时候,他就请事。丞相这是怎么啦?是欺负我年轻呢?还是瞧不起我?”
赵高连忙抓住这个时机,谗毁李斯说:“陛下这样可就危险了!沙丘的计谋,丞相参与了。现在陛下已经立为皇帝,丞相的地位却没有提高,他这样做………意思显然是想割地封王!”
赢胡亥默默地听着,赵高的话已经在他的内心投进了深深的黑影,这黑影使他对李斯的不满情绪不断地膨胀。
“陛下要是不问,臣还不敢说。”赵高故意卖弄地停顿了一会儿,又说,“丞相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楚地强盗陈胜等人是丞相故乡邻县的人,因为这个,他们才敢公开叛逆。他们经过三川时,李由只守城,不出击。高听说他们之间有书信来往,不过,还没有查实,所以不敢向陛下禀报。再说嘛……丞相在外面,权力比陛下大得多。”
赢胡亥认为赵高的话很有道理,他想惩治李斯,又担心情况不实,就派人到三川调查郡守和盗贼相互勾结的事情。李斯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这才意识到自己上了赵高的当。
不久,赢胡亥在甘泉宫观看角抵和优徘表演。李斯无法觐见,只好上书弹劾赵高,他在奏章里揭露赵高专擅朝政的罪行,指出赵高有邪恶的思想和叛逆的行为,赵高私人占有的财富比国家还要多。他最后又进一步指出:“陛下不图,臣恐其为变也。”
赢胡亥读了奏章,很不高兴,他召见李斯,斥责说:“这是什么话?赵高原本是宦官,他不因为处境安逸就为所欲为,也不因为处境危险就改变忠心,他品行纯洁,心地善良,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今天的地位,朕认为他是贤才,君怀疑他,这是什么原因呢?朕年纪轻轻就失去先人,没有什么知识,不知如何管理百姓,而君年纪又老,恐怕和人世隔绝。朕不把国事嘱托赵君,应当用谁呢?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民情,上顺朕意,君不要再猜疑啦。”
李斯说:“不,不是这样。赵高原本是卑贱的人,无识于理,贪得无厌,求利不止,地位权势仅仅次于陛下,他的欲望没有止境,所以臣说危险。”
赢胡亥心里对赵高没有一丝疑虑,他反倒害怕李斯杀了赵高,就暗中把李斯的话告诉了赵高。赵高说:“丞相所忧虑的只有高啦,高死了以后,丞相就可以做田常所做的事情了。”
赢胡亥马上说:“就把李斯交给郎中令吧!”
赵高立即逮捕李斯。李斯套着刑具,身陷囹圄,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对“物极则衰”的担忧,这么快就变成了事实。他仰天长叹,说:“唉!可悲啊!无道的昏君,怎么能为他出谋划策呢!从前夏桀杀死关龙逢,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这三个大臣,难道不忠诚吗?却不免一死。他们人是死了,可惜忠诚的对象是错误的。我的智慧不如这三个人,二世的暴虐超过夏桀、商纣和夫差,我因为忠诚而死,应该!”
赢胡亥让赵高负责审理李斯,追查李斯和儿子李由谋反的罪状,李斯的宗族和宾客也全部被捕。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因为和李斯一起劝谏赢胡亥,也被关进监狱里。赵高对李斯动用酷刑,拷打了一千多下,李斯无法忍受痛苦的折磨,只好招供。冯去疾、冯劫说:“将相不能受侮辱。”他们含恨自杀了。李斯没有自杀,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能言善辩,对秦国有功,内心确实没有反叛的念头,希望能够上书自辩,期待赢胡亥觉悟过来,把他赦免。他在监狱里写了一份奏章,陈述了他为秦王朝立下的汗马功劳,希望赢胡亥能够明察秋毫,为他平反冤狱。
奏章呈上以后,赵高让狱吏把奏章扔在一边,不许上奏,他说:“囚犯怎么能够上书呢!”
赵高派自己的门客十几个人假扮成御史、谒者、侍中,轮流审讯李斯。只要李斯翻供,就对他严刑拷打。经过几次反复,李斯变乖了,不论谁来问他,他都老老实实地认罪了。后来,赢胡亥派人核实李斯的口供,李斯牢记以前的教训,痛痛快快地承认了自己的罪状。
赵高把判决书送到赢胡亥面前时,赢胡亥欣喜异常地说:“要是没有赵君,几乎被丞相出卖啦。”
等到赢胡亥的使者到达三川调查李由的时候,李由已经被起义军斩杀。使者返回时,赵高索性编造了一套李由谋反的材料,强加在李斯头上。
秦二世皇帝二年(前)七月,赵高判决对李斯实施五刑(五刑:黥、劓、斩左右趾、枭首、菹其骨肉),还要在咸阳街市执行腰斩。李斯走出监狱时,跟他的次子押解在一起。他回头对次子凄惨地一笑,说:“我真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起从上蔡东门出发,追逐狡兔去,这怎么可能呢……”
说罢,父子二人相对而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