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十四史史记一五高山仰止,仲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之后本应是伍子胥列传第六,因为在前面《吴太伯世家》中已经详细讲述了伍子胥的事迹,所以此处从略,想了解伍子胥事迹的话请参看前文。本文为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世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而且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很多言行都是通过其弟子得以继承和流传的,所以介绍一下孔子的主要弟子非常必要,其中有些孔门高足总是因为与孔子关联而被提及。孔子的这些弟子,有的事迹较多,见于典籍,如《论语》、《春秋》等,也有的只留下一个名字,还有的湮没无闻。

孔子自己说,跟着我学习而精通六艺的弟子有七十七人,他们都是有奇异才能的人。德行方面突出的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处理政事的是冉有、季路;言语方面才能突出的是宰我、子贡;文学方面突出的是子游、子夏。《世说新语》分三十六门,前四门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孔子又说: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这里说的是颛孙师、曾参、高柴和仲由(子路),孔子特别强调颜回一直贫穷,而端木赐(子贡)不接受命运的摆布而去经营商业,不过他推测的行情经常是非常准确的。

孔子所礼敬的人在周有老子,在卫是蘧伯玉,在齐国是晏子,在楚是老莱子,在郑国有子产,在鲁国是孟公绰。他还经常称道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等,孔子的年龄比他们都要小一些,不是同一时代的人。

孔子最优秀的弟子是颜回,颜回是鲁国人,字子渊,比孔子小三十岁。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史记》说颜回才二十九岁头发就全白了,《孔子家语》说颜回死时只有三十二岁。颜回早死,孔子哭得特别伤心,孔子说:“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闵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孔子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他不做大夫的家臣,不要昏君的俸禄。季氏想让闵子骞出任季氏的采邑费(bì)邑的长官,闵子骞对使者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意思是你好好地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找我的话,那我就只能逃到汶水之北了。

冉耕,字伯牛,孔子认为他有德行。冉伯牛得了恶疾,孔子前去看望他,从窗户伸手进去执其手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这是命啊!这样好的人却得了这样的病,这是命啊!”

冉雍,字仲弓。仲弓问政,孔子曰:“出门如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孔子认为仲弓可以作卿大夫之官。仲弓的父亲,是个地位卑微的人。孔子说,杂色牛生出红色的小牛,它两角周正,即便你不想用它作祭品,山川的神灵难道会舍弃它吗?意思是不可以父废子。

冉求,字子有,比孔子小二十九岁,为季氏宰。季康子问孔子说,冉求有仁德吗?孔子回答说,千户人家的城邑,百辆兵车的采邑,冉求能够把那里的军政事务治理得很好。至于他仁德不仁德,我就不知道了。季康子又问,子路有仁德吗?孔子回答说,跟冉求一样。

求问曰:“闻斯行诸?”子曰:“行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华怪之,“敢问问同而答异?”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代表性事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