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传颂至今,虽说事无绝对,但至少他为后世有志治学者提供了可参考的读书量化的标准。至于杜甫是不是真的读了一万卷书,已经不可考了,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真诚的,其说法可信度很大。
是不是读了一万卷书就真的下笔如神了?那么最佳策略就是先读一万卷书再说吧。换成当代,一万卷书究竟有多少?
网上已经有热心人做了翔实统计,其中有以《四库全书》为标准的。选择《四库全书》,因其是对中国古典文化最系统、最全面的一次总结,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等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极其完备。全书卷,共有9.97亿字,一卷书是字。(数据来自网络)
最终可以得到答案,若以一本书十二万字计算,读一千本书就能达到杜甫的读书量。若是以一周读两本书的速度衡量,“读千本书”只需要十年。
真的有这么快实现“读破万卷”吗?这里针对这个问题有几点思考,可供推敲:
第一,古今文字在形式与含义上是有差别的,古代文字为文言文,当代文字为白话文。比如原本《史记》有五十万字左右,白话版《史记》有约一百万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太史公所处时代的文字是写在竹简上的,书写非常不易,所以一个字或几个字往往具有多义性,这也是古代文字简省的原因。
随着书写工具的发展,文字逐渐丰富起来,如今白话文想要清楚表达古文的含义,字数就多了,两倍的文字量都不一定能准确表达。另外,读书目的之一就是要充分理解书本的“微言大义”,尤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书籍需要注解,以消弭古今文字障碍以利传承。像《老子》,这本书只有五千言,但注解版著述就不计其数了。
第二,古代书籍主要以“文史哲政”类为主,没有如今这样类目繁多。哪怕是“四大名著”这种通俗小说都是明清才有的,更遑论如今经济、科学类书籍大行其道了。而若论达到下笔如神的写作水准,就应该以“文史哲政”为根基。因为这里讨论的是古代中国的文化特点。
第三,时代变迁,中国文化也在变迁之中。要考虑文学的适应性,即每个时代都有其流行文学,比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代文学等,这些都是能够提升文化素养的文学形式,都是中国文化的宝藏。对此,不能局限,也不可偏废,应该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态度。哪怕是科幻小说,比如刘慈欣的《三体》就蕴含了宇宙间高妙的道理。
第四,读书是分层次的,重“量”而不重“质”就会落入陶渊明的圈套,即“好读书,不求甚解”。这里套用王国维的治学三种境界来形容读书层次最为贴切。
第一阶段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是要树立远大志向,高瞻远瞩,立志博览群书就是一种远大的志向。
第二阶段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的是要孜孜以求,苦学深思。
第三阶段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是反复追寻,上下求索,不轻言放弃,终会豁然开朗。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这偶然的灵光乍现背后是积累的结果。
陶渊明之所以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大概是他已经到了读书的最高境界,已经积累到走马观花地浏览一遍就了然于心了的地步,还需要“甚解”吗?
由此可以看出读书之难,而更难的是行动,最难的是开始行动。
-END-
图片/网络
一尘拾光
读书/影评/人物/观点
长按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