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如果没有人记载下来是不可能流传至今的,只有历朝历代有史学家把这些过去或者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才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历史。
要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肯定有司马迁的一席之地,曾经鲁迅评价过司马迁的作品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司马迁在史学家中的地位。
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他的父亲是司马谈,同样是记录史料的人,司马迁子承父业,真正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如雷贯耳,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靠他一人完成,实在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而司马迁却完成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难怪司马迁能被称为“历史之父”,要知道《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认为是史书中的典范。
要知道记录历史并没有我们想象中这么简单,记录者并不是简单地记录,而是要去追寻和采集,信息是不会跑上来的,而是需要主动去寻找的。
司马迁跑遍了全国各地收集不同的史料,了解各地的风俗,最后把它们全部记录下来,才形成了这本伟大的《史记》。
01司马迁不顺的仕途
和父亲司马谈一样,司马迁最终也走上了仕途成为了一名太史令,看起来这份工作的职责很简单,实际上却很枯燥和乏味,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坚持一辈子和史料打交道。
但是司马迁的仕途并不顺利,或许是他的性子太过正直,所以吃了不少亏,甚至差点丢掉性命。
汉武帝天汉二年,李陵请兵攻打匈奴,汉武帝非常赞赏李陵的勇气,但是李陵却战败投降,为此汉武帝非常生气,群臣也跟着声讨李陵,唯独司马迁为李陵说话。
但在别人的谎称下,李陵成了替匈奴练兵攻打汉朝的人,汉武帝一怒之下灭了李陵满门,而替李陵说过话的司马迁也没能幸免,按律应该斩首。
司马迁本该被斩首,但是当时有律法规定死刑可以用两个法子活下来,其一是花五十万两赎身,其二就是处以宫刑。
司马迁为官清廉根本拿不出五十万两,而宫刑实在让人没面子,司马迁本想以死明志,但一想到《史记》没有完成,没有办法完成父亲的遗愿,所以他选择接受宫刑。
面对如此残酷的刑罚司马迁承受了下来,在坚忍和屈辱中,司马迁完成了《史记》,也完成了当年答应父亲的遗愿。
02被处宫刑后,他是如何生活下来的
众所周知宫刑就是成为太监的第一步,但不是太监却被处宫刑,对于男子而言实在是太没有面子了,司马迁当然也好面子,若不是没有完成《史记》,他宁愿选择死。
处宫刑后的司马迁当然成了笑柄,所有人都看不起他,但司马迁却一心一意都扑在了完成《史记》上。
司马迁在完成《史记》的过程中,他的妻子柳倩娘付出了很多,要知道柳倩娘是出了名的美娘子,司马迁出了事,很多人都认为柳倩娘会改嫁,但柳倩娘并没有,而是一直照顾司马迁完成《史记》。
完成《史记》不久司马迁便去世了,这本旷世奇作被柳倩娘保护了起来,她带着儿女和《史记》回到了故乡,并遁入空门保护《史记》,等待着有一天《史记》能被天下人知道。
多年之后,司马迁的外孙杨恽聪慧异常长大后被汉宣帝封为平通侯,他看见如今的世道清明,正是《史记》重见天日之时,他把《史记》献给了汉宣帝,从此《史记》名扬天下。
《史记》能被天下人传阅离不开柳倩娘的付出,或许很多人都不信这个女人能做到这种地步,甚至隐姓埋名只为了保护丈夫留下来的巨作,实在让人感动。
若没有柳倩娘,或许《史记》就将不存在,相信司马迁最感激的就是这位一直陪伴着他的妻子吧。
参考资料:《史记》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