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很多影视作品里,都有些丑化刘邦了,放大了他市井无赖的一面,可能是为了戏剧冲突吧,很多时候呈现给观众看的就是项羽是悲壮的末路英雄,刘邦是得志的流氓皇帝。但我看完这篇《高祖本纪》,却觉得刘邦的确应该赢,他更有经世治国的大智慧,是个好领导。
老话说听人劝吃饱饭,刘邦就是这么一个“听人劝得天下”的幸运儿。司马迁写到刘邦出生,又是闪电又是蛟龙的,算是给后来的帝王出生异象打了个样。司马迁描述刘邦的相貌“隆准而龙颜,美须髯”,隆准可以理解为高鼻梁,这个龙颜又是什么样的……至于说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这要搁现在,就是一个大龄无业青年啊……
后来刘邦当了泗水亭长“好酒及色”,司马迁的文字真的很“犀利”,都不“为尊者讳”的遮掩下。巧的是,当初始皇出巡,项羽看到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也看到了,说的是“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接着就说了刘邦娶吕后的故事,按照当时的身份来说,刘邦属于高攀了。“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这话居然是萧何说的,虽然算是为刘邦解围,但司马迁作为一个汉朝人,居然也就这么直白地把这话写到了史记里……至于刘邦斩蛇的故事,感觉更像是一种舆论造势,以前课本上学到的陈胜吴广起义里也有类似的“天降异象”,这个故事也的确起到了效果,“诸从者日益畏之”。萧何、曹参等人拥护刘邦做老大,也符合《项羽本纪》里陈婴妈妈所说的“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
之后的故事就和项羽的故事有重合了,从一开始,就是刘邦更得人心,“今项羽彪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刘邦对待子婴的态度,“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也能看出他和项羽的不同。之后又与民约法三章,“秦人大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再对照当时秦人对项羽的“畏”……刘邦一从鸿门宴逃命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杀了内奸曹无伤。再往后就是项羽成为楚霸王,分封诸将为诸侯王。以前不理解这些人为什么后来都背叛了项羽,现在看《高祖本纪》,算是理解了他们……
刘邦后来也分析了为什么能战胜项羽,刘邦胜在知人善任,知错能改,不像项羽那样刚愎自用,嫉贤妒能。刘邦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也知道别人有几斤几两,这种领导能力和胸怀气度帮助他打败项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出身的天子。
后人会说刘邦是流氓皇帝,也和刘邦跟他老爹说的那句“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有关,也难怪会有人说他是小人得志,这话的确有点得意忘形了,将整个天下看作是自己的产业。刘邦倒是做到了项羽所谓的“锦衣归故里”,那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就是刘邦回老家沛县的时候所做的。
:一张图看懂霸王项羽的一生:《史记》之《项羽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