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则被当成史实的传说什么这些只是传说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https://m.39.net/pf/a_5972921.html
作者:覃仕勇所谓史实,就是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事,通过正史记载下来;而传说则是人们通过联想和想象虚构出一些事物以寄托自己的愿望,或者在一些史实上加工,再经过人们口耳相传所形成的故事。毫无疑问,大多数史实都是残酷的、冷冰冰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而那些从史实衍生出来的传说,总能围绕着这个史实,发散和补充一些更加动人心魄的桥段,其作用就如同鲁迅“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不但增强史实的冲击力,还能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东西,因此,传说往往会比原来的史实更富魅力,进而在人们心中逐渐变成了“史实”,或者取代原来的史实。那么今天我们就事论事,就列举几则被人们当成史实的传说,一则以正众听;二则我们可以从中领略以传说来代替史实的人们的一些心态。一,霸王别姬相关传说是这样:韩信十面埋伏、兵围垓下,西楚霸王项羽一筹莫展,计无所出,只能在营帐中喝闷酒,静听四面楚歌,心慌意乱之际,拔剑悲歌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心爱的姬妾虞姬悲从中来,穿戴起华贵漂亮的衣饰,拿过项羽手中宝剑,边舞边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毕,自刎身死。英雄美人,凄美动容,深入人心。就连李敖也为此赞不绝口,挥笔写了一篇极其煽情的鸡汤美文,名曰:《美人的死和英雄的死》。文中写:“虞美人是伟大的中华儿女,她是美人,有一个英雄的死;相对的,楚霸王,另一个伟大的中华儿女,他是英雄,却有一个美的死。”又说:“如今,虞美人长眠定远荒塚,楚霸王饮恨乌江古渡,一切的楚河、一切的汉界,都在世棋起落之中,云散烟消,只留下这两场美人的死和英雄的死,给后人凭吊。‘力拔山兮气盖世,……虞兮,虞兮,奈若何!’为英雄美人,我流泪。”颇有意思的是,李大师还指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提这个美人儿的事,他是这么推测司马光的——“呆板顽固的老夫子们,又从何了解这种革命党出身的唯美气质、狂飙性格和浪漫情怀呢?”殊不知,所谓“虞姬殉情”原本就是一个传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提这个美人儿殉情的事,《史记·项羽本纪》又何曾提这个美人儿殉情的事?且让我们来看看《史记·项羽本纪》里的相关文字: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这里,根本没有交代虞姬的结局。虞姬真是殉情了吗?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载,那么其他可靠的史料有没有依据可循呢?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也就是说,司马迁著《史记》时参考过《楚汉春秋》。《楚汉春秋》乃汉初陆贾所著,至南宋时亡佚。《楚汉春秋》中的确记载有项羽和虞姬喝酒唱和的事,其中“美人和之”的和歌便是上面提到的“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一歌,不过,这首歌,历来被认为是后世伪作,因为秦汉没有这样成熟的五言诗,且《楚汉春秋》也同样没有交代虞姬的结局。于是,人们就按照自己的想象,认定虞姬是饮剑殉情了。“霸王别姬”的悲情故事从此在中国文学长廊里发酵,发酵成为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绝唱。张爱玲也曾写了一个《霸王别姬》,把虞姬写得无限悲凉。然而,向以治史严谨著称的司马迁为什么不写虞姬的结局、而留下一段空白?这里面有一个残酷得让人无法直视的推断:虞姬,也许是霸王亲手杀死的。(史记和其他史料都没记载过虞姬自杀的事,楚汉春秋讲了虞姬,但没有说过结局。霸王别姬更多来自民间文学。唯一确切说到虞姬结局的《太平寰宇记》则认为,虞姬是项羽亲手杀死的)《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八“濠州钟离县”条的就冷冰冰地记录着“虞姬冢在县东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这,很符合项羽的性格——我得不到的东西,谁也不能得到!烹韩生,坑降卒,项羽亲手杀虞姬的推断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项羽和吕布一样,只是一个将才。二,暗渡陈仓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兵仙韩信的军事杰作。甚至,有词典还振振有词地说,这个成语是出自《史记·高祖本纪》,然后绘声绘色地介绍这个成语产生的背景,即:楚汉之争时,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自封为西楚霸王。刘邦听从谋臣张良的计策,从关中回汉中时,烧毁栈道,表明自己不再进关中。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将军,他命士兵修复栈道,装作从栈道出击进军关中,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守将不备,占领陈仓。进而攻入咸阳,占领关中。实际上呢,《史记·高祖本纪》对于汉军兵出陈仓这一段史实,只泛泛提了一句:“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没有虚虚实实的“明修”和“暗渡”。即使是《史记·淮阴侯韩信》里,也只是“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一语带过。正解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其实出自元杂剧。其中,元·无名氏《暗渡陈仓》第二折有“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渡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的唱词;而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也有“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定三秦,动取五国”之语。三,辩机之语辩机是历史上有名的高僧,帮助玄奘翻译经文,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与唐太宗之爱女高阳公主私通,后来高阳公主相赠之金宝神枕失窃,御史庭审之时发案上奏,发现高阳公主与辩机的私情,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斩。《大唐西域记校注》卷十二《记赞》中是这样描写辩机的:“少怀高蹈之节,年方志学。”这《记赞》里这段文字,就是辩机本人写的。自己这样称赞自己,要么就是脸皮够厚要么就是这人真的有料。平心而论,辩机还是真当得起自己这一赞语的。他自小就勤奋好学,志存高远,以高才自许,十五岁削发为僧,拜大总持寺高僧道岳法师为师,潜心钻研佛学理论,佛法修为高深。电视连续剧《大唐情史》里面,根据传说给受刑的辩机加了一段戏码:辩机从容仰卧在铡刀下,目光平和,不经意间,看到一只蚂蚁爬动在刀刃上,他轻轻地拈起蚂蚁,怜爱地放到一边,然后缓缓闭上眼睛,等待侧刀落下。不难看出,辩机临死前的这一细节,连传说都算不上,不过是电视编剧临时起意加的一段想象。但电视剧加入想象,是无可厚非的,全按照史实拍电影,那有得多无聊呢?可是,有一本名为《追寻历史的真相》的书,却煞有介事地收录了这一电视剧中这一虚构的情节。这就得较真了。俗话说,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真。又或许,我们本来就不该那么较真?这就是这个世界,这就是历史,我们总是在美好的虚幻和无情的较真中无限徘徊。作者语:本文所想表达的是太多的戏剧作品被人们当成了史实,当然大多数历史都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百分百真实性(包括代表正史的官方史书,就如《明史》是正史,但这本书是清朝人修的。后人解读历史上的具体一件事情,只能结合各种正史记载的此事件,凭借自己的分析能力、事件前后发生的背景,史料库存去做事件上的最终结论)。但,放在台面上正儿八经的历史,至少是需要经过考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3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