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勾践本是夏禹之苗裔。少康之时,封其庶子于越,越国之称始于此。二十余世后,传至越王允常,勾践即允常之子。勾践灭吴,再传六世后至越王无彊。无彊自恃强大,攻打齐楚,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军,无彊被杀,诸子争立,越国遂土崩瓦解,地入于楚。
秦并六国,尽废越后裔为王为君者,设闽中郡。秦二世时,诸侯叛秦,越人首领无诸、摇投奔鄱阳令吴芮,与诸侯共灭秦,此距越亡已七世矣。项羽称西楚霸王,不封越国之后为王,故无诸、摇等附汉击楚。刘邦灭楚称帝后,封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汉惠帝时,封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称东瓯王。
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等发动七国之乱,欲煽动闽越一起反叛汉朝。闽越王不从,而东瓯王响应。等到吴国破灭,东瓯又接受汉朝重金悬赏,于丹徒杀吴王刘濞,因此没有被追究反叛的责任。刘濞之子名刘子驹,逃亡到闽越,因为怨恨东瓯杀其父,所以经常游说闽越王攻打东瓯。
汉武帝建元三年,闽越发兵攻打东瓯。东瓯食尽大困,派使者向汉天子告急。汉武帝与朝臣讨论,太尉田蚡认为,越人之间相互攻打本是常事,且越人素来反复无常,不值得发兵救援。中大夫庄助认为,应该担心的是汉朝廷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救援东瓯,如果有能力救援,就不可抛弃东瓯。
于是汉武帝决定救援东瓯,派庄助持符节到会稽调发军队。会稽太守拒绝发兵,抗拒朝廷的命令,庄助就斩一司马立威,申明朝廷旨意,会稽太守这才听命。汉军渡海救援东瓯,还未抵达东瓯,闽越就撤兵了。东瓯又向汉朝廷请求内徙,汉朝廷同意了,让东瓯部西迁,居住在江淮一带。
建元六年,闽越攻打南越。南越为表示服从汉天子约束,所以不发兵迎击,而是向汉朝廷请示如何解决。汉武帝遂派大行王恢率军出豫章,大农韩安国率军出会稽,皆以将军之职领兵攻闽越。汉军尚未越过阳山岭,闽越王郢已派军队驻扎到险要的地方。
闽越王郢弟名馀善,与东越相及宗族商议说,越王擅自发兵攻打南越,如今汉天子兴兵征讨。汉军势大,即使这次侥幸战胜他们,以后汉朝廷也会派更多的军队来,直到灭越为止。不如我们杀越王向汉天子请罪,这样既能罢兵,又能保全宗族。如果汉朝廷不接受谢罪,那再力战不迟,那时如果不能取胜,大家就逃到海里去吧。
于是馀善等人刺杀了越王郢,派使者将人头送至大行王恢处。王恢与韩安国商议后,暂停进军,并派使者带着郢的人头驰报长安。汉武帝闻报后下诏让王恢和韩安国撤军,又说东越叛乱,郢为首恶,附逆者甚多,只有故闽越王无诸的孙子繇君丑没有参与,遂派郎中将为使者,立丑为越繇王,奉闽越先王祭祀。
馀善杀越王郢后,威震越国,国中的百姓也多半归附于他,馀善遂自立为王,繇王丑也无力阻止。汉朝廷知道后,觉得不值得再次兴师动众,乃因势利导,立馀善为东越王,同繇王丑并立。元鼎五年,南越吕嘉反,馀善上书汉天子,表示愿意率军八千随汉楼船将军攻打南越。
馀善率军到揭阳后,借口风急浪高逗留不进,而且首鼠两端,暗中派使者与南越联络。等到汉军攻陷南越都城番禺,东越的军队始终未到。于是汉楼船将军杨仆派使者上书朝廷,欲率汉军继续攻打东越。武帝以士卒南征劳苦倦怠,没有同意杨仆的建议,而是下令罢兵,让诸将校驻军于豫章梅岭候命。
元鼎六年秋,馀善听说杨扑上书要讨伐闽越,汉军已经进至东越边境,于是就举旗造反,派兵阻截险要之处。馀善号将军驺力等人为“吞汉将军”,发兵向白沙、武林和梅岭等地,杀汉军三校尉。汉朝大农张成、故山州侯刘齿驻军当地,但不敢攻东越军,且欲退走,汉朝廷以怯懦畏敌将二人处斩。
馀善又刻武帝之玺,自立为帝,大言欺骗东越百姓。汉武帝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而进;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当初投降汉朝的越人封侯者二人为戈船将军和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元封元年冬,诸军皆攻入东越。东越徇北将军守武林,败汉军楼船将军数校尉,杀长吏,楼船将军进斩徇北将军,受封御儿侯。
故越衍侯吴阳前留汉朝,此次朝廷派他回到东越劝说馀善,馀善不听。等到横海将军韩说率军先至,越衍侯吴阳即率邑人七百,攻东越汉阳。吴阳同建成侯敖及繇王居股等人商议说,馀善劫持东越之人作乱,如今汉朝大军已到,势如泰山,我们不如设计杀掉馀善,归顺朝廷,不但能免罪,而且能得到封赏。
于是吴阳等人共杀馀善,率众投降了横海将军,东越遂平。有功者皆得封赏,繇王居股封东成侯,食邑万户;建成侯敖封开陵侯;越衍侯吴阳封北石侯;封横海将军韩说封案道侯;横海校尉刘福封缭嫈侯。其他没有战功的将军未得受封,东越将军多军,在汉军到来时,弃军先降,亦得封为无锡侯。
汉武帝又以东越地狭而多险阻,其地民风强悍,反复无常,因此命令诸军将东越之民迁徙到江淮一带,东越之地遂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