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史记 >> 史记知识 >> 史记实录之精神

史记实录之精神

《史记》“实录”精神

《史记》的“实录”精神,素为后人所称道。班固说:“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便,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

《史记》的“实录”精神首先表现在对历史发展进程及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上例如,汉初政治舆论对秦王朝只是一味否定,甚至不把它看作一个朝代(认为汉朝是上承周朝的),司马迁却评价说:“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六国年表序》)秦统一天下,统一文字及度量衡,实行郡县制等,都是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其功业是非凡的。司马迁力图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不把传主抽象化或简单化,也不为某些不实传闻所蔽。例如,司马迁把陈涉写入世家,同时也没有掩盖他身上的弱点,如写也称王后设“中正”过”暗中窥词群臣,致使诸将不亲附等。在《苏秦列传赞》中,可马迁特别交路说:“答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牵被反网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其学术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四间,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田令独蒙恶声焉。

其次,表现在对历史上明君贤臣、忠臣良将的赞噪上,逐所当颂,无由夺原美之词司马淡临终曾对司马迁说:“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司马迁也曾明确表示要载“明圣盛德”、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上引均见《太史公白序》)。在《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中,司马迁歌颂了禹、汤、文王等明若以及他们周围的贤臣。《循吏列传》中司马迁在记述了孙叔数、子产、公仪休、石奢、李离等人的政绩后,不无感慨地说:“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在《孝文本纪》里,司马迁写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固狗马聚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他以利民”;“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钢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从而树立了一个宽仁俭朴、与民休息、对国家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明君典型。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怀着崇敬之情歌饭了汉之名将李广,突显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与优秀品德,李广善射,“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匈奴畏其勇武及智略,称他为“飞将军”。李广不贪禄位,”为二千石四十馀年,家无馀财,终不言家产事”。他爱恤士卒,“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及死之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第三,《史记》的“实录”精神还体现在不为王者讳、不为尊者讳上。司马迁继承了古代“良史”的优秀传统①,善恶必书。他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五帝本纪》)的明君,同时也在《夏本纪》《股本纪》《周本纪》中揭露夏桀王、殷纣王、周厉王、周幽王的残忍暴虐,在《秦本纪》中揭露泰武公、秦穆公用人殉葬,在《秦始皇本纪》里揭露秦始皇不愧民力、坑杀懦生等。秦朝大将蒙恬卖力地推助秦始皇的暴政,临死前却说是因自己修长城断了地脉才遭到天罚的,司马迁指出:“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瘩,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蒙恬列传》)《伯夷列传》写怕夷、叔齐义不宜周粟,二人在所唱《采薇歌》里指出姬周王朝取代股商不过是“以是易暴”并感叹“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亦当包含着司马迁本人对刘汉政权的认识与感受。

孔子担心受到统治者的加害,故《春秋》记事详远而略近;司马迁《史记》则“言秦、汉详矣”(《汉书·司马迁传》),对于汉朝君臣的恶行败德毫不避讳《项羽本纪》写刘邦兵败彭城,逃跑时“推堕孝惠、鲁元车下,膝公(夏侯婴)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酷吏列传》中,司马迁对酷史作了入木三分的揭露和有力的鞭挺。张汤处理案件,如果当事人是皇帝要加罪的,他就交给执法严酷的人去办;如果是皇帝想宽恕的,就交给执法轻而公平的人去办。杜周断狱,“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有人责备他:“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杜周反问道:“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彻底暴露了帝制时代法律的实质——完全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工具。《酷吏列传》中还不时提到“中上意”“上以为能”“天子以为尽力无私”等,也就是说,酷吏的暴行是得到皇帝的认可甚至纵容的。

另外,《史记》的“实录”精神还体现在对儒学末流的讥讽、批判上。一些儒者表面上尊奉孔子,宣扬仁义道德,实际上却趋炎附势,对统治者阿谀奉承,只考虑一己之私利。《刘敬叔孙通列传》载,陈胜起义的消息传到咸阳后,秦二世召集儒生问策,叔孙通竟然谄谀说:“……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驅矮,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二世听后称“善”,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又如《平津侯主父列传》中的公孙弘,起初武帝下诏征召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对策,被拜为博士,受到重用。然而,公孙弘却一味迎合顺从皇帝的旨意,司马迁写他议政奏事的情况道:“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教厚,辩论有馀,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懦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可见,公孙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懦家士人的独立精神,他奉行的不过是孟子所批评的“妾妇之道”(《孟子·滕文公下》)。清人方也说“由弘以前,儒之道虽郁滞而未尝亡;由弘以后,橘之途通而其道亡矣”(又书儒林传后》),言辞虽嫌偏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历史事实。

《史记》的“实录”精神为后代某些统治者所切齿,东汉明帝指责司马迁“微文刺讥,贬损当世”(班固《典引》);王允甚至说“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后汉书·蔡列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8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