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留侯张良知人善任,修仙成道,他是

张良,字子房。他的先祖为韩国的相。祖父开地是韩国昭侯、宣惠五、襄哀王三代的相。父亲平是韩国釐王、悼惠王二代的相。韩悼惠王二十三年(公元前)时,张良的父亲平离开人世。又过了二十年,秦国灭了韩国。当时张良年少,尚没有在韩国做官,但家中有佣人三百多人。他的弟弟死后也不安葬,而是变卖家产招募宾客,以图行刺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为他的祖父、父亲作为五位韩王的相。这好像挺合孔子说的“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对张良评率中,司马迁认为张良是男子汉的典范(“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但他说说画像中的张良像是一位女性,而且可以说是一位大美女。如此柔弱的美男子,却在结束秦末大动乱的时代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刘邦评价他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他自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强秦,天下振动。”为报国恨家仇,倾家荡产要取秦始皇的性命。行刺失败后投身游侠世界,行踪不定。在看重仁义的世界,与日后在鸿门宴施救刘邦的项伯相识。这些身世表明,张良并非单纯的白面贵公子形象;以及日后他能在频频混战中成功脱身,也许与他同游侠交往的经历不无关系。

知人善任,来自他擅长对形势的判断力和对人的鉴别力。

不管在项羽与刘邦纷争天下,还是在韩信和彭越野心发酵上,状况瞬息万变,让人眼花缭乱,稍有判断失误将直接导致败局。身处其中的他,始终能做出准确地判断。这种对形势的判断力,与其说得益于隐身游侠世界时,在桥边遇到的黄石老人,或者说得益于从黄石老者那里得到并学习了假托太公望吕尚(姜子牙)写的《黄石公三略》(后代称“素书”),还不如说得益于张良自己的天赋才能,因为这是一种无法通过学习就能得到的能力。这种形势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往往是对人的鉴别能力。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败后却一筹莫展,是张良给了刘邦如何调动黥布、彭越和韩信等诸将的建议,并出谋划策让这些武将参与垓下之战。他看这些武将为人的眼光相当准确。天下统一后,刘邦拖了一年多时间还没有进行论功行赏。又是由于张良的献计,刘邦将自己举兵不久攻下丰邑时曾叛变的雍齿封为什方侯,有效地防止了不满情绪的爆发。

正版素书儒释道经典珍本丛刊手工宣纸线装古籍古典文学京东¥48.5购买

他曾帮助吕后避免了太子刘盈被废,这又是出于什么原因?依当时的情状,若刘邦驾崩后,相较刘氏家族,以吕后为权力巅峰的吕氏家族权势更盛。因此,反抗吕氏的胁迫,一味与吕氏的想法对着干,恐怕只能落得个家族成员全部被杀的下场。个人认为,张良的想法还是在于避免就刘邦的继承权进行争斗。刘邦晚年宠爱的戚夫人娘家若是大豪族,那么压制吕氏让如意做继承人也并无不妥,但问题还在于如意年少,戚夫人娘家为贫寒家庭,以此赌上如意的将来,却是危险的举动。吕后之子太子盈又恰如刘邦自己担心的那样,属于性格脆弱,易受刺激,富于同情心,身上尚缺乏掌控那么些在战乱中幸存下来的、生性粗野的武将所应具备的刚毅与果敢,为了避免再生战乱,让太子盈接班皇帝比如意会更合适。考虑到这一点,张良才为吕后献计。简而言之,他为吕后出谋划策,非承吕后之好,而是出于避开皇位继承可能危及太平世界所进行了妥协。

修仙成道,愿弃人间世事纷扰,留以身后人评说。

刘邦能一统江山建立汉王朝,离不开手下萧何、韩信和张良这三大功臣。萧何从家丞做到了相国,韩信当上了楚王,唯有张良无所求。刘邦也曾将齐地三万户的城邑赏赐给张良,但张良却只要求将自己与刘邦见面的地方留城作为封地给他,而且封侯比封王低了一个等级。自始自终,张良对刘邦采纳自己的计谋心存感激。一般的人,与人一起打天下有功劳,期待更多的赏赐是一件很自然的事。那么,张良为什么会一反常态呢?在当时的情形下,面对韩信、彭越和黥布等有赫赫战功者权势炽盛,他们所作所为,张良已经意识到过度拥有权势会引发他人仇恨。主动与明智地推辞国君赏赐,足见他的深谋远虑。这也许为后世“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作了案例。

他是读书人的代表。即使在战乱的混沌状态下,也会翻阅治乱兴亡的历史典籍。他多少知道子孙不贤明,炫耀权势会招致更快的灭亡。天下一统后,权力的集大成者一定会怀疑别人拥有的妙计横生的动机。所以,贤明的他宣告隐退可谓明智之举。

史记中也记载张良的陈述“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对于赤松子,史上记载无从考证。相传为神农时期的雨神,进入昆仑山成为仙人的传说中的人物。史记记载张良“乃学辟穀,道引轻身。”按今天的理解,就是他不吃五谷,潜心修习吐纳运气,修炼养生术,过起了隐者修道成仙的生活。

秦帝国建立后,为加强统治,焚书坑儒,读书人只能研究卜筮、医药、种植一类的书。随着秦帝国崩溃,天下战乱不断,老庄思想在当时流传很广,张良的动机可以理解为迎合时代的新潮流。另外,古代缺医少药,人体弱多病寿时短,张良向往长命百岁,有意入道修行,需要时间练气导引。另外,依前朝经验,太平世界里不需要超人的谋略,有这方面的才能,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他的退隐,属于哪一种,今天也很难判定客观真实。但高帝刘邦离世后,吕后还是以“德留侯”道德绑架,强行让他吃五谷,在刘邦离世八年后,他也离人世。

史记(文白对照经典直读曾国藩李景星点评本)京东月销量67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37.4购买已下架

战乱造成社会民不聊生人口减半,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张良原本就没有对权力狂热的欲望。他选择帮助刘邦,出于“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最终选择成仙之道,也显得顺理成章。作为对天下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者之一,他与陈平韬晦求生在心态上应该有所不同。我更希望他是出于真心的纯粹动机。

事实真相有时很残酷。张良死后,他的长子张不疑在汉孝文帝五年(公元前)因不敬罪受到株连,被取消了留国的分封。还有,刘邦离世后,他的十五岁儿子张辟强向陈平提出忠告:设法消除吕太后对他的猜忌。但在《史记》等史籍中并没有出现片言只语的记载,张辟强就此销声匿迹,不落不明。

太史公司马迁说:“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