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堂史记通识课史家之绝唱,在这里找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第一部正史——的《史记》无疑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星,《史记》之后,再无史书,我们都也应该细细品读它。

但《史记》并不容易读,全篇篇文章,讲述了上至上古传说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书写了多年的历史,如果没有好的方式方法,我们要读完都很难。

翻开这本《十三堂史记通识课》,你肯定可以找到《史记》的正确打开方式,这本史学大家、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的力作,他用了一个很新颖的切入角度,并采用课堂的形式,用十三堂课、十三个专题,向我们展现了《史记》和史记作者司马迁的全貌,内容可以说非常的全面和详实。

想要更好地读懂《史记》,我们必须要了解其作者司马迁,因作者是打开一本书精华的钥匙,书中在第二堂课“《史记》是怎样写成的”中,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才、学、识、德四长兼备的司马迁。我们都知道司马迁受了宫刑依旧发愤著书,最终铸就了史记的辉煌,司马迁之所以如此坚强与他的家学渊源、良师益友、博学游历以及官场仕途等经历都有着莫大的关系。

司马迁写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史记》的核心思想,包含四个方面:创立人文始祖黄帝;先国家后私仇;爱国主义的根基,大一统的历史观;四海一家,各民族皆黄帝子孙。大一统的历史观至今仍是我们需要重温和学习的。

司马迁写历史事变:我们常说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尽管在秦汉之际刘邦才是最终的胜利者,但在史记中司马迁却以独特的历史视角书写了同样是历史伟人的陈胜、项羽的功业和贡献,展现了一段完整的历史。

司马迁还写了历史转折三大战役——长平之战、楚汉相争、汉匈大决战;写千古一帝秦始皇和雄才大略汉武帝;写张良、陈平等擅长运筹帷幄的智囊人物;写青史留名的俶党英杰;写能屈能伸的勾践、范雎等雪耻大丈夫;写冤案、写富国经济论,也写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

作者在书中用13堂课和13个专题的角度,向我们剖析了《史记》的精髓,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史书所承载的不仅仅只有历史,还有骨气、道义和对后人的警示,以史为镜,砥砺前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