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寓言故事痀偻承蜩,说明了专心致

原文

仲尼适①楚,出于林中,见痀偻②者承蜩③,犹掇④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⑤?”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⑥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⑦;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⑧株拘⑨;吾执臂也,若槁木⑩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注释

1、适:到,往。

2、痀偻(gōulóu):驼背,曲背。

3、承蜩(tiáo):用长竿粘取蝉。蜩,蝉。

4、掇(duō):拾取。

5、邪:同“耶”。

6、累(lěi):堆积,叠起。

7、锱铢(zīzhū):古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8、厥(jué):同“橛”,树木的残根。

9、株拘:枯树根。

10、槁木:枯木。

11、顾:回头看。

12、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译文

孔子到楚国去,穿过一片树林,看见一个驼背的老人在用竿子粘蝉,就好像用手在地上捡东西那样容易。

孔子说:“你真是灵巧啊!有什么诀窍吗?”

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方法。五、六月的时候,我练习在竿头上累叠粘丸。累叠两个粘丸而不掉下来,粘蝉时失手的情况就很少了;累叠三个粘丸而不掉下来,粘蝉十次失手不会超过一次;累叠五个粘丸而不掉下来,粘蝉就像用手在地上捡东西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就像一颗枯树桩;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天地虽然很大,万物虽然很多,但是我心中只有蝉的翅膀。我站着一动不动,眼睛不东张西望,不因为其它的任何东西而转移我对蝉翼的注意,怎么会捕不到蝉呢?”

孔子回头对他的弟子们说:“用心专一不分散注意力,就能集中精神,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啊!”

文言知识

说“顾”:“顾”的本义是“回头看”,如上文中的“孔子顾谓弟子曰”。又如,“顾盼生辉”。

“顾”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见释义。

1、指“看,瞧”。如《狼》:“顾野有麦场”。又如,《孟子·梁惠王下》:“王顾左右而言他”。

2、指“访问,拜访”。如“三顾茅庐”,“光顾”。

3、指“照顾,顾及”。如《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4、指“顾虑,考虑”。如《史记·项羽本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5、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如《报任安书》:“顾自以为身残处秽”,意思是“不过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又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

文化常识

上文中的痀偻丈人在大夏天去捕蝉,可不是锻炼身体,而是为了食用。

蝉含有很多蛋白质,营养丰富,在食物匮乏的古代,蝉不失为一种营养品。所以古时候吃蝉极为常见,甚至被奉为美味佳肴。

在《礼记·内则》记载的食谱中就有蝉的身影。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蝉的药用价值。

蝉的吉祥寓意

蝉不仅可以食用,在古人的眼中,蝉还是一种神圣的灵物,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吉祥的寓意。

下面就介绍几种蝉的吉祥寓意。

一、重生

蝉的幼虫在泥土中可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之后才会爬上枝头结蛹,破壳而出化为飞蝉。然而,飞蝉的寿命却十分短暂,抵不过一个夏天。

所以蝉的生命历程象征着重生,也代表着对生活的无限执着和对信念的奋不顾身。

二、高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载:“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蝉一生虽然大多时间都在泥土中度过,但蜕变之后,却攀于枝头远离浮尘,只以树汁露水为食,可谓出淤泥而不染。因此蝉又代表纯洁清高的品格,不阿谀奉承,蔑视权贵。

三、一鸣惊人

蝉的鸣叫是其独特之处,叫声明亮激昂,又不知疲倦,有着一鸣惊人之意。

四、腰缠万贯

蝉与“缠”同音,将蝉挂于腰间,有“腰缠万贯”之意。情侣佩戴,寓意爱情“缠绵久长”。

五、名利双收

蝉附于荔枝之上,蝉“鸣”等同于“名”,寓意“名利双收”。

六、永居榜首

蝉幼虫变为成虫时,便脱掉蝉壳,躯体在原来基础上得以延伸,故称为“蝉联”。

我们常说蝉联冠军的“蝉联”,也就是连续不断,象征位居榜首、永夺第一。

出处

战国·庄子《庄子·达生》

启发与借鉴

痀偻丈人的这番话,不禁令人想起了卖油翁所说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痀偻丈人的身体不如常人,但在捕蝉这件事情上却让人不可企及,主要原因就是专一和刻苦。可见古人早已对如何做好一件事有了深刻的体会。

庄子的这则故事以小喻大,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只要我们排除外界的干扰,专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有所成就。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