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老头讲八卦十一疯狂的石头

上次讲到赵武灵王一代战神,死得极为荒唐。虽然他治不好自己的小家,但他把赵国军队操练得十分勇猛,可以说,就是靠这支军队,原本快要死掉的赵国续命了几十年。#升级你的旅行体验#

虎父无犬子,咳咳……是个传说而已。

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优柔寡断且胆小,没什么开拓疆土的欲望,只想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安安分分过日子。

这世界就是这样,你越不想犯人,人就越犯你。

忽然他接到秦昭王的书信,说要以十五座城池,交换赵国国宝——和氏壁。

赵惠文王捧着信,手都颤抖了,要说这是交好信,不如说是战书。弱智都知道,谁会那么用十五座城交换一块宝玉?

给呢?分明是进贡示弱。

不给呢?又给了强敌一个很好的借口来揍自己。

这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赵惠文王很纠结。

在他纠结的这段时间里,我们讲讲这块“和氏壁”的传奇故事。

和氏壁可以追究到公元前七百多年前,距离赵惠文王纠结这个时间也有四百多年,是块非常出名的古董美玉。

现在还有不少人喜欢赌石,殊不知赌石自古就是件危险行为,轻则丧失钱财,重则就像赌石师爷卞和一样,差点连命都丢了。

当年卞和拿着璞玉说是宝贝,哭着闹着非要上交国家,想混个高官厚享受一下,专职鉴定的玉官没眼光,说是石头,楚厉王就用戏弄国家的罪名削掉了他一条腿。

卞和不放弃,等楚厉王死了换上楚武王再去上交国家,鉴定的还是那个玉官,鉴定结果还是石头,结果又被削掉了另一条腿。

等再换了楚文王后,他已经没腿去上交国家了。就抱着璞玉坐在去往皇宫的路上哭呀哭,哭得眼泪都没了流出血来。

天天鬼哭狼嚎吵得楚文王实在睡不着,他喊了个工匠过来直接切开石头,想着横竖让卞和死心不再吵闹也是好的。

没想到石头内精光四射,竟然真的是天下难得一见的巨型美玉。

楚文王大大赏赐了卞和。还把这块玉壁命名为“和氏璧”。

这块“和氏壁”身在楚国,楚王觉得漂亮,但从没想过可以用来换城池,随手就赏给了打胜仗的功臣昭阳,觉得与其赏钱、封地、送美女给他,不如送块石头来得实惠。

昭阳大人却很开心,专门在泳池边开了个赏玉趴地。

大家围着游泳池喝酒赏玉时,忽然有人喊:

看,有美人鱼!

当大家把视线转回来时,发现和氏璧不见了。

昭阳大人叫来保安给参加趴地的所有客人搜身,什么都没有搜到,却意外发现了一个没有请柬来趴地混吃混喝的穷光蛋。

这个穷光蛋,名叫张仪。昭阳大人丢了美玉又丢了脸,一肚子火没法发作,就说这个张仪是盗玉贼打了一顿轰出去。(《史记》有记载)

后来才知道,丢了和氏璧事小,丢了张仪事大。张仪后来成了秦国的大丞相,帮秦国富国强兵先进了二十年,估计在年少的秦昭王面前也没少提“和氏璧”这件往事。所以秦昭王才那么上心。

在楚国丢失的和氏璧是怎么去的赵国呢?史书里没有记载,野史里有只言片语:

五十年后,有美玉在赵国集市现身,有位赵国富商把它买了下来鉴定为“和氏璧”本璧,赵惠文王收到风,下诏——请主动上交国家!

好的,现在秦昭王也收到风了,也不知是真要霸占这块石头,还是借机攻打赵国。

赵惠文王没纠结出个结果,刚好碰到他宫廷主管的舍人蔺相如,蔺相如说,要么我们理亏,要么他们理亏,我们是弱国,不能让人家借理亏来揍我们。干脆由我带和氏璧过去,如果他们不给咱城池,我一定把宝石带回来。

后来蔺相如发现秦昭王果然没诚意用城池换宝玉,于是就从秦王手上骗回了和氏璧,让心腹走小路带玉璧回国,自己留下来当人质。

秦昭王发现后不仅没生气,还好吃好喝好生礼貌对待蔺相如,用劳斯莱斯级马车把他送回赵国。

回到赵国,赵王立马封蔺相如为上大夫,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舍人,连升N级变成高官。

笔者乱点:

大家有没有想过:

同一块的和氏璧,秦王认为价值连城,楚王随意就赏人了,从没动过跟旁边国家换几个城池的念头?估计也不是美得没朋友的那种。

一块宝玉的意义再大,绝对不能跟土地比,何况是一大片土地。和氏璧就是个侵略的籍口,然而在无数籍口与传说中,和氏璧名气就大起来了。

先是卞和泪血献璧、然后是赤山宴会张仪蒙冤、蔺相如完璧归赵、再有秦始皇刻璧作玺等等等等,一直到明代,江湖上还有和氏璧的传说,里面藏有武功秘籍云云。

历经各朝各代大咖的神操作,把一块较大的较通透的美玉,炒作成了可以征服天下的大网红。

同理,同一段故事。

《史记》上的:蔺相如说秦王你要先洗澡换衣服拜神啊,然后玉璧上有瑕疵我指给你看啊,我要把头撞碎在玉璧上啊,秦王不好意思我偷偷把玉璧先送回去了啊吧啦吧啦吧啦……

《资治通鉴》浓缩成四十个字不到的一句话(相如至秦,秦王无意偿赵城。相如乃以诈绐秦王,复取璧,遣从者怀之,间行归赵,而以身待命于秦。)就完结了。

为何?直抄不好看吗?因为每个史官八卦看重的角度不一样。

司马迁要强调的是蔺相如的大仁大义,英勇无畏,为人臣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道德观。

司马光大人想表达的是——“赵王以相如为上大夫。”

他为八卦一场表面无声无息,却差点酿成血雨腥风的权力斗争埋下伏笔。

图源:电视剧照

作者简介

晓墨(晓墨轩主人):原名李蔚菲,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生于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获行政管理和汉语言文学双学位。热爱写作,年北京出版社《生于》作者,曾在《广州日报》发表短文《成名背后》和《游园惊梦》;在网站“榕树下”发表短篇小说《雨中的肖邦》和《红薯》。

一个“任性、好玩、有态度!”的文化旅游社群新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1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