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史记》不是由司马迁自己一个人写成的,有一部分是他父亲司马谈写的,父子两代人共同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在这部书中,他们给许多名人作传,写得非常之好。在最后一篇里,司马迁还给他们自己家族作了一篇传记,也就是《史记·太史公自序》。
在这里面就讲述了他们司马家族的兴衰发展,其中讲到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之死的时候就这样写到: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奋且卒”。
意思就是汉武帝要去泰山封禅,这里的太史公是职位,并不是指的司马迁而是他的父亲司马谈,太史公司马谈为什么会“留滞周南”而没有跟皇帝一起去封禅呢?对于这一点,史家有两种解释,一个是说司马谈有病,突然犯了病了于是就不能跟皇帝去泰山了,另一种解释就是汉武帝不让以司马谈为首的这些史官一同前去,为什么不让去的原因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司马谈没有去成,非常地悲愤又无奈,心火焚身,直接死掉了。
“周南”是哪呢?“周南”就是指洛阳,《史记集解》引徐广云“虞挚曰古之周南,今之洛阳”。当时的首都在哪呢?当然是长安,汉武帝一行人从长安到泰山,当然要途经洛阳一带,而且到洛阳的时候已经是一大半路程了,走了一半被甩了,这事儿搁谁身上谁受得了?那么,走了大半路被甩下,这果真就是司马谈发奋而卒的真正原因么?
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事情的重点应该放在“封禅”上,汉武帝要“封禅”,这是一个超级大的典礼,司马谈没有参加,当然倍感遗憾,发奋且卒。这也是一部分人的观点,但是这样看待汉武帝的封禅,恐怕也颇有偏颇。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当时的背景,《史记》里说“是岁”,这是哪一年呢?“是岁”,指的是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年。汉武帝建元元年(前年)即位,到元封元年,共计三十年。三十年中,汉武帝对外军事征伐,对内改革制度,关于帝国建构的设想,可谓基本完成。也就是说,从汉武帝登基以来已经有三十年了,国家基本安定,外敌也基本平定。该享受一下天下的太平了,“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于天”,封禅,是汉武帝奠立汉帝国的标志,是汉武帝耀武扬威的利器,毕竟每个人都想名垂千古,皇帝也不例外。
这只能算是汉武帝封禅的一个原因,还不是全部原因,其中更深层的原因是不为人知的。封禅以上通于天,来昭告汉朝统治的正当性,这恐怕只是当时儒生们的一厢情愿。汉武帝未必是这么想的,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封禅书》云:“少君言上曰:‘祠灶(祭祀灶神)则致物(引神灵前来),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于是天子始亲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而事化丹沙诸药齐(药剂)为黄金矣。”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有人告诉汉武帝说,只要你多搞一些祭神炼丹的事情,你就可以获得见到蓬莱仙人的资格了,如果你见过以后还可以再封禅,你就能够长生不老了,当年黄帝就是这么办的。这个少君,也就是一个道士而已,他抓住了汉武帝想长生不老的私欲,一番进言就把汉武帝说动心了。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写得还是十分隐晦的,可是《续汉书·郊祀志上》却直接点了出来:“初,孝武帝欲求神仙,以扶方者言黄帝又封禅而后仙,于是欲封禅。”可见武帝封禅,实欲求长生。
求长生而封禅,这不是对儒家封禅文化的侮辱么,汉武帝此举,也正是太平盛世之下皇权膨胀的表征了。我们知道,司马谈作为一个史官,其实是负有监督皇上制衡皇权的责任的,可是现在汉武帝却根本不管古代政治那一套,直接将史官丢了下来,这对世代为史官的司马家族而言是怎样的一种打击呢?自己家族多年的使命收到抑制,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这能不让人郁闷么?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这是司马谈对儿子的遗言,从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他的职业使命感,“后世中衰”指的其实就是战国以来后世不再重视史官的传统了,因为这样他才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司马迁,而写出了《史记》的司马迁也不负父亲的期待,不负史官的使命!
你怎么看司马谈的“发奋且卒”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