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不是皇帝,为什么司马迁还为他写本纪

在《史记》的全篇中包括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而其中本纪记录的是历朝历代帝王的政绩,其中有个特别的一章,就是《项羽本纪》,据记载项羽并没有成皇,而且仅只有四个月称霸的时间,为什么司马迁还要把项羽写进本纪里呢。刘邦画像在史记中记载,在写汉代开国的过程中,司马迁特意将《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放在一起,这就恰恰证明了司马迁的独到之处,按照这样的排序,后人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两个人的差别,当时在灭秦之后,一度是项羽一家独大,但是最后项羽却没有保住这些,输给了汉高祖,这是为什么,就像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关键在于两个人的性格,由于不同的性格而做出不同的决定,造成了不同的结果。项羽画像在我们之前写的《史记》核心中,就有讲过“究天人之际”,而在秦末时期最重要的时机在于“天”,这不是任何人可以掌握的,所以在当时不管是开始的陈胜吴广,还是之后的项羽刘邦,甚至当时的秦国将领,都加入了秦末大战的时机当中,就是这个时机加速了秦国的灭亡。而在这样的时机下,项羽和刘邦做出的决策恰巧反应了《史记》的第二核心,就是“通古今之变”,换句话的意思就是,打下天下并得到天下和治理管制天下是两回事。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项羽打下的天下之后却变成了刘邦的天下。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和项羽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性格。项羽在打仗方面远远超于刘邦,但是在之后的治理国家,项羽就不如刘邦,刘邦知道在马上得到天下之后,不能急于巩固权力,而是要稳定大战之后,百姓人心不稳的情况。项羽画像在《项羽本纪》的开头,司马迁就简洁地介绍了项羽本人的身份和性格,项羽出生于楚,又是楚国贵族之后,但是项羽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所以从小跟着叔叔项梁长大,但项羽从小就极其没有耐心学东西,但是立志要成为一个十分强大的人,后来项梁杀人之后被迫带着项羽来到吴国,也就是在这里,项羽展示出了强大的组织打仗能力,而且长大之后的项羽更是身材魁梧,“长八尺余,力能扛鼎”,往那一站气势就极其庞大。在看到秦始皇出行的行列时更是说出要去顶替他的话。而在《高祖本纪》中提到的刘邦,他的出身就可以说些许平凡,连自己的父母亲都不知道是谁,但是据说刘邦母亲在怀刘邦之前发现自己的肚子上盘着一条龙,之后就怀上了刘邦,长大之后的刘邦没有什么奇遇,反而越来越市井,喝酒好色,完全就是一个混混,但是刘邦本身性格很好,不与人随意争斗,后来当上了亭长,也看见了秦始皇的出行行列,他却说出,做人最过瘾的活法就该这样,与项羽完全不同的话。刘邦剧照司马迁由此体现出了这两个人都能勇敢梦想着一般人不敢想的事情,在他们看来那些豪华的行列,自己也可以得到。但是两个人的性格使然,态度却是不一样的,项羽是霸道的想取而代之,刘邦的心里只有羡慕,这就变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之后两个人靠着自己的特长,以自己的方式变成了如秦始皇一样坐拥江山的人。但是项羽的西楚霸王只有四个月就结束了,而刘邦却开创了新的汉朝。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两个人的性格,项羽的致命弱点就是在治理国家,远看时局和及时做下决定的果断,明明在鸿门宴中就能除掉刘邦,项羽却一而再,再而三的犹豫,最后导致刘邦的逃脱,叔叔项梁叹息和无奈。甚至在项羽临死之际,还在怪天命如此,没有思考自己的责任问题,直接导致了西楚霸王的结束。项羽剧照时局的变化有时可能会有“天”的原因存在,但是大部分还是在于当局人对于时局变化所做出的抉择,要成为时局的胜利者,就要有十足的判断,什么阶段参与乱斗,自身的能力能不能足以应合,如果不行又有什么办法,重要的在与自身的弹性,并不是单一的鲁莽,就像当时的司马迁一样,如果依然坚持自身的尊严,坚持不接受宫刑,如今的我们也不可能读到《史记》了。本不是帝王的项羽,司马迁依然写出了《项羽本纪》,并将此与《高祖本纪放》在一起作对比,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醒后人。刘邦剧照在面对自己人生的时候,我们需要具备一些必要的智慧,做人需要弹性,核心是要思考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要随便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与其他的外在环境和外在因素,即使是时局大好的西楚霸王,也会很快的从历史长河中消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7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