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不等于媚俗,数据库不能废考证功专访仇

21世纪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来临,对史学研究的方式、方法造成了巨大冲击。数据库的出现与普及更是引发了不小的震动。诸如四库全书、历代笔记、朱批奏折、近代报刊、内阁档案,等等一系列文献数据库如雨后春笋般纷涌而出。新一代的历史学者赶上了技术革命带来的原始红利。只需动动鼠标,登录界面,单击右键,就可以根据输入的关键词轻而易举地找到上千条相关史料。以数据检索为基础的“E考据”正越来越多地受到青年历史研究者的喜爱,老一代史学研究者埋首书案、皓首穷经的史料搜集法正在走向日暮黄昏。

信息时代对历史学科的冲击不仅于此,它更深刻地改变了历史学的发展趋势。在过去,史学作为一个专业研究领域,主要供同行之间讨论点评,是一个边界相对严格的“小圈子”。这个圈子对文献档案拥有近乎绝对的掌控权,并将其居为奇货,并不情愿对圈外人士分享开放。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量原先圈外人难得一见的文献档案得以开放,任何感兴趣的公众都能自由运用这些资料进行研究。传统史学对史料的垄断被打破了,各式各样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媒体平台,也要求高居象牙塔里的历史学者走出塔外,面对公众发表自己的观点。历史写作不再是同行之间小圈子里的讨论点评,而是成为天下之公器,人人皆可加以议论指摘。史学越来越由一个学院里的专业学科迈向一个面对大众的公共事业。

当下的历史写作,当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强大的数据库在给予研究者以搜集史料的便捷同时,是否也培养出研究者过度依赖技术的惰性,从而消磨了传统史学中穷经尽牍的刻苦精神?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呼唤,历史学者是固守学院畛域之别,还是勇敢面对公共舆论的挑战?

本篇对青年历史学者仇鹿鸣的专访,将对上面提出的这些问题,以一位受过传统史学训练、又享受信息技术红利的亲历者身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年9月19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史记:青年历史学者与他们的历史写作

采写

新京报记者李永博

读书时代

适逢学术写作的转型期

仇鹿鸣,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石刻文献等。著有《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等。

“写作事实上不但是为了向外发表,同时也是研究工作的最后阶段。常有人说某人学问极好,可惜不写作。事实上,此话大有问题。某人可能常识丰富,也有见解,但不写作为文,他的学问议论只停留在见解看法的阶段,不可能是有系统的真正成熟的知识。”

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这一段话,常常被仇鹿鸣拿来引用。在他看来,历史学人既是职业读书人,也是知识的生产者。历史研究与历史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当我们书写历史时,我们才能理清事件之间的关系,消除思想中的矛盾,并对可能面临的质疑提前做出解释和修订。

历史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说:“历史研究其实是在处理人类生活当中的戏剧,也就是人的不同个性,这其中包括自我意识、理智与自由。”优秀的历史学者和优秀的演讲家有着诸多共通之处,他们的目的都在于发现那种具有张力的戏剧性,并以此吸引读者-听众的耳目。一个优秀的演讲家所说的话可能存在前后矛盾、语义不清的地方,但仍能通过声音、语调和情绪左右听众的想法。而优秀的历史写作也总是要抓住读者最揪心,最张力的触点作为起笔。对于一名写作者来说,他们不仅要保证自己的论据是有效的,也要让观点具有逻辑性,经得起读者一遍又一遍地研究和推敲。因此,相比戏剧舞台上的表演家,或是公共舞台上的演讲者,作家往往需要扮演一位更加勇敢的角色。

作为学院派青年历史学者的代表人物,仇鹿鸣的历史写作生涯开始于研究生阶段,本科直博的经历让他接受了现代学术体系的磨炼,同时也深感学术评价体系对于写作者的制约。时下学术论文越写越长,大量材料反复堆砌的风气让他不以为然。无论史料和话题是否有趣,写作的首要目标是力求简洁而明炼。

仇鹿鸣说,自己在读书时代正好赶上了学术写作的转折期,既没有丢掉老先生教导的传统史料学训练,也享受了信息时代为历史学者带来的原始红利。数据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史料收集的范式,却也让不少年轻学人学会“偷懒”,忽略了文献学和目录学的训练,对于史料的重要性程度失去了基本的判断。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修订本),作者:仇鹿鸣,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年8月。此书为仇鹿鸣的第一本学术专著,也是他的成名作。

对话仇鹿鸣

新京报:你曾在多个场合提及,历史研究者也是知识的生产者,持续不断的写作习惯对历史研究有着根本性的意义。历史研究和写作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仇鹿鸣:这个问题大概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研究生到成为大学老师的阶段,一个历史学人最基本的定位是职业读书人。我从研究生生涯到现在已经有17年的时间,我觉得人生最愉快的时光可能就是研究生的前几年,那个时候没有特别需要发表作品的压力,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漫无目的地阅读。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设置博士点,提供大学教师岗位的根本目的,还是希望能够对学术有所推进。因此,研究生的训练,尤其博士生阶段的训练,是要培养专业的研究者,把你从一个美食家变成一个厨师,或者说,从知识的消费者转变为一个知识的生产者。

有一些老先生说,十几年不写文章是为了足够的积累,这种看法我并不认同。现代的知识与民国时代大不相同,学科高度细分化,每个学者都进入一个特别细分的领域。所以,学者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写作时间,先解决一个比较小的问题,比较次要、甚至无关紧要的小问题。积累起信心,然后再慢慢学会如何在这个领域内进行专业的研究。随着阅读和研究的范围扩展,你可能可以解决稍微比较重要的问题。实际上我不太相信,一个人从未写过一篇好文章,或者几乎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发表,能够突然在十几年之后发表一篇惊天动地的文章或著作。因为无论是收集材料,还是论文写作的技巧,如何让读者来接受,,其实都需要大量训练。

《长安与河北之间: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作者:仇鹿鸣,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11月

新京报:学术写作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相比以前,学术评价体系对历史研究者的写作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外在压力是否会对研究和写作带来额外的负担?

仇鹿鸣:刚才我们说到历史研究者拥有知识生产者的身份,但回到中国的学术界的确存在着落差。很多青年教师存在着过劳的情况,就像现在网上常说的“学术圈的内卷”。我自觉一年能写出两篇比较像样的文章,要写出三篇就感觉比较吃力了。很多比我还年轻的同行或学生,为了应对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一年写五六篇甚至十来篇的论文,这让我对这些作品的学术质量感到担忧。当然,青年学者面临的压力是全球普遍的,在世界范围内对年轻的学者的压榨都很强烈。

新京报:作为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你平时会看一些通俗历史读物吗?你怎么看待市面上常引发舆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