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项羽,他在楚汉之争中输给了刘邦,却因为自己的独特魅力让人们铭记。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垓下之战”兵败后来到乌江,众人劝说他渡过乌江,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卷土重来。
但是项羽拒绝渡江,他无言回到江东,宁愿自刎。
都说是成王败寇,但项羽是个例外,人们敬佩他、赞颂他,后世涌现出了诸多文学作品,乃至于现在的影视作品,都在诉说着项羽的传奇。
而在历史上,对项羽的赞颂和争议也从来没少过,各种诗词也是层出不穷,其中最著名的三首诗,分别是杜牧、王安石和李清照的。
这三首诗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观点,直到看完《史记》才明白,三首咏项羽的诗,王安石比杜牧、李清照在理。
一、杜牧:卷土重来未可知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项羽确实败给了刘邦,但若是他能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未必不能卷土重来。
当然,后世对此争议颇多,持此种观点的亦是不在少数,其中以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流传最广: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认为,胜败之事是难免的,男人就该能忍受羞愧和耻辱,江东子弟有的是青年才俊,完全可以渡过江东之后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杜牧一向喜欢写这种猜测性的咏史诗,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项羽应该忍辱负重,与刘邦再决雌雄。
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但有没有人持反对意见呢?肯定是有的,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后来写了一首《叠题乌江亭》,在诗中提出了与杜牧完全不同的观点。
二、王安石: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一般都很有隐喻性,并且议论性颇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这首诗开篇就交代了事件背景:百战疲劳壮士哀。
项羽的士兵都是身经百战,背井离乡打了很多年的仗,从“四面楚歌”就能看出来,离家多年的将士们思乡心切,已经不愿再继续打仗了。他们要的是和平,秦朝早已灭亡,他们需要一个能让他们安定生活的君主。
中原的“垓下一战”,项羽的兵败已成定势,难以回还。就算还有众多的江东子弟,他们真的愿意为了项羽的霸主之位,重新打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吗?
王安石的这个观点,是真正从现实角度出发,考虑了当时项羽与刘邦的实力与当时的境况,得出了最符合当时形势的结论。
结合《史记》中对那段历史和项羽本人的描写,王安石的说法确实是最在理的。
三、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相对于前两位诗人从项羽渡过乌江后的可能性来说,李清照则是借项羽的气节和人格来写出了《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杰”即人中豪杰,这实际是《史记》中的一个典故,“汉初三杰”即张良、萧何与韩信,汉高祖刘邦称这三人为“人杰”。
而“鬼雄”则是从屈原的《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中借鉴而来。
李清照认为,项羽活着的时候是人中豪杰,死后亦是鬼中英雄。人们至今仍在敬仰项羽宁死不愿忍辱偷生的英雄之举。
李清照这首诗实际上是借古讽今,看似是在歌颂项羽,实则更是批判现实。当时正逢战乱,南宋屡战屡败、偏安一隅,皇帝忙着逃跑,百姓流离失所。
连自己的丈夫赵明诚也曾在敌人攻城时临阵脱逃,这让李清照感到十分羞愧。这首诗借感怀项羽,抒发了诗人心中强烈的爱国热情。
千百年来,众多文人武将对项羽从来不乏歌颂和赞扬之词,这无疑是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肯定和缅怀。
自古以来,千秋数载,为项羽作文列传的学者数不胜数。而在这茫茫书海中,《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可谓一绝。
在《史记项羽本记》中,司马迁用自己饱蘸情感的笔墨描写了“垓下之战”那悲壮的一幕。在整部《史记》中司马迁写得最为动情的也许就是这一段了。
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将项羽与刘邦这对冤家对手的纪传安排在一起,不可谓不用心。
在笔者看来,《史记》确实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智慧,它不仅仅是一本史书,同时也是一本权谋之书、观人之书。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是年从未被超过的史学巨著。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奠定了二十四史的基本体裁。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不仅记录着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而且隐藏着无数盛衰存亡的道理、得失成败的奥秘、可吸收借鉴的智慧,让人生少走弯路。
与此同时,《史记》还有多篇文章入选教科书,乃是青少年必读书籍。
因此,我们可以多读《史记》,通过读这本书,你就像多活了年(从五帝时期到现在)。
有人会觉得原版《史记》是文言文,有些晦涩难懂。
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套白话文翻译的《史记》,厚厚四大本,现在活动价仅需59元,还包邮,十分划算!
有想学习的朋友,点击下方商品卡购买:
史记4册精选¥5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