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现最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删除了几代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文言文《陈涉世家》。这篇已陪伴国人近60年的课文,有很多令大家倒背如流的名句:“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对此,人教社回应,删除此篇的原因是为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陈胜、吴广起义是初中历史必须讲述的内容;并且考虑到《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在八年级上册从《史记》中选择《周亚夫军细柳》替换《陈涉世家》。
在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著名作家、文化评论家李欧梵先生所著《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中,第一讲即选取《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因为“司马迁的这篇文章,第一次用文字把一个英雄的传统带出来了”。李欧梵教授将这篇名文放在一个更广、更深的文化脉络里,来探讨中国英雄传统的意义和影像。相较于《陈涉世家》中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项羽本纪》中项羽看到秦始皇经过,大胆说出:“彼可取而代也”,亦颇有英雄本色。
该书源于李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开设的一门低班课「中国人文经典导读」,然李欧梵教授的课绝少正襟危坐,多的是妙趣横生。他将英雄本色、政教道统、江河岁月、饮食男女、魑魅魍魉及魂兮归来列为自己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已是令人眼前一亮,而他为此选择的对应文本《项羽本纪》、《原道》、《赤壁赋》、《喻世明言》、《聊斋志异》、《阿Q正传》更是独具慧眼,读来盎然生趣。
今天与书友们分享李欧梵教授的这篇关于《项羽本纪》的精彩讲解。让我们共同了解“英雄”形象从历史到通俗演义中的演变。
英雄本色——读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本文摘自李欧梵所著《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有删节
太史公为什么要“立言”?
我们从《史记》中的大量人物传记,可以看出太史公的用心所在:人,才是历史的动力。至少,《项羽本纪》为我们设定了一个楷模。项羽生于乱世,虽然称霸一时,但他无意成帝王之业;刘邦(前—前)也生于乱世,但上天要他完成统一。
两人的命运形成一个反讽,因此我们也必须从阅读文本的立场来探讨:司马迁到底同情项羽?还是刘邦?他的“一家之言”不仅代表了他的“立言”哲学和旷古大业,而且也展示了他的文体,他个人的风格。
《史记》的伟大就在于,司马迁第一次建立了一个作为“史家”的身份和观点——既客观又主观——和一个完整的历史书写的模式和体系,把中国从古到“今”(汉初)的各种面貌展现无遗。这一切都可以从《项羽本纪》中看出端倪。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一般讲《史记》的人往往从两方面着手:一种讨论司马迁的文笔特点——文章好在哪里,哪些字用得对,哪些字用得不对;另外一种就是把司马迁写的东西完全放在中国历史的正统里去讨论。这就必然牵涉到所谓意识形态问题,明清的许多史家往往是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加诸于太史公的《史记》,这就是所谓“正统关系”了。
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为什么《项羽本纪》这篇是“本纪”而不是“列传”?《史记》的结构分五类:最高的一类写各种帝王,从黄帝一直到秦皇、汉武,这是“本纪”;次一类写的是诸侯和贵族,属于“世家”;写其他的人,如将军、宰相,乃至贩夫走卒、游侠,都属于“列传”。这是三种不同等级的人。(除此之外还有“书”和“表”,我们现在暂且不谈。)本纪只有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特别多。
所以这里争论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把项羽放在“本纪”,和帝王的地位相等,而不放在“世家”或“列传”?有一种说法是,他至少有五年的时间是中国的霸主。秦亡以后,汉高祖定都之前,发号施令的是项羽,虽然他后来败了。所以从中国传统的朝代持续的立场来看,至少这五年不能断。当然也有人反对: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怎么能够把他这个“强盗”放到帝王的地位上去呢?这是另一种说法。
陆川导演电影《王的盛宴》中吴彦祖饰演项羽,李欧梵教授曾在课堂上放映此片
我认为,这个争论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一个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不能够用一种历史上的正统把他套住。我们甚至可以说,项羽已经超过他的时代了,甚至是后世的英雄楷模——因为后世已经没有项羽这种人物了,只有民间武侠小说中编造出的模仿式的人物。那么这里面就牵涉到这堂课的主题——“英雄本色”,也就是司马迁笔下项羽本身的英雄形象的构造问题,我们要重新从这个角度探讨一下《项羽本纪》。
项羽和刘邦
《项羽本纪》最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全篇从头到尾的主角都是项羽,汉高祖刘邦只是陪衬而已。我们甚至可以说,项羽非但是《史记》中的英雄,而且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英雄。这一英雄传统的历史“合法性”,也是由司马迁的《史记》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就要谈一谈英雄形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说项羽是英雄的话,那么刘邦根本就不是英雄了,因为项羽所具备的英雄条件,刘邦一个都没有:没有武功,身体也不强壮,甚至有点胆小。项羽向他挑战,他也不敢出来。可是刘邦毕竟有“皇帝相”,后来变成汉朝的高祖,刘邦的后代汉武帝也成了太史公的“上司”,太史公不能把汉朝的老祖宗写得那么差。所以在《高祖本纪》中,他用了很多资料,包括神话,来营造刘邦的天子命运。
比如说刘邦的妈妈在泽边休息,梦中与神相遇,别人看见有一条龙趴在她身上,之后便有了身孕;以及刘邦年轻的时候斩白蛇等等。这些神话的材料都不见得是塑造英雄的基本材料。然后就讲到刘邦这个人个性比较温和,是王者之材。司马迁的整个构思是,如果刘邦是王者之材的话,项羽最多只能做一个霸主。
楚汉之争
王和霸,变成太史公书里两个对称性的名称。当然,从儒家的传统来讲,“霸道”是很坏的,而“王道”很好。可是春秋战国时期,王和霸是对等的,各个英雄都要称霸,所以项羽的政治理想还停留在春秋战国时代,他的政治野心只不过想做一个“楚霸王”。因为最后亡楚、完成统一大业的却是秦,项羽因此很恨秦始皇,也很不喜欢秦朝。然而他要恢复春秋战国做霸主的那个时代,这当然是做不到的。
刘邦却是不知不觉地在各种参谋的影响之下,逐渐形成一种王者之气,变成了皇帝,大将韩信、军师张良等人都来帮助他,最后成就了大业。那么,司马迁心目中真正赞扬的是像项羽这样的英雄霸主,还是像刘邦这样的帝王?
描写刘邦的《高祖本纪》这个文本也很长,似乎有点松散,好像是各种不同材料的堆积。《项羽本纪》几乎是一气呵成;但读《高祖本纪》就没有这种感觉,即便刘邦成功了,那是因为老天爷在帮助他。如果说以成败论英雄的话,在这种情况下,败的反而是英雄,成的只能变成“王者”。
王者就是要大一统,成立一个帝国。当然儒家更希望做皇帝的人是一个圣主,行的是“王道”,用圣人的节操和道德来治理国家,听知识分子的话,这个国家就会治理得很好,而“霸道”基本上是不可取的。项羽是“楚霸王”,是否也不可取?我们必须看看司马迁是如何描写这个英雄的生涯和事迹的。
比起刘邦,项羽一生活得不长。他24岁起兵,25岁打巨鹿之战,26岁主持鸿门宴,随即变成霸王,死的时候才31岁。关于项羽的发迹,司马迁写得十分简洁,没有浪费篇幅,只说他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他的季父项梁只好教他兵法。这几个极简洁的字眼,读来铿然有声。在《高祖本纪》的开头,司马迁描写刘邦的出生和长相也很传神,但细节甚多,像是在铺陈一个故事,反而没有描写项羽的文笔那么有力。这种笔法,用现代的白话文根本写不出来。
太史公只用几笔就把年轻的项羽的个性和外表勾画了出来,说他“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他看到秦始皇经过,大胆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也”。就这一句话,他的霸王心态毕露。
香港导演李仁港作品《鸿门宴传奇》,李欧梵教授曾在课堂上放映
于是他随着项梁造反,卷入战争的漩涡。英雄和战争是分不开的,中西皆然。《项羽本纪》中大大小小的战争场面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很乱,可是太史公要交代来龙去脉,把很多重要的史实都摆进来。
然而,战争的目的是衬托英雄事迹,所以是“后景”,前景表现的是项羽的英雄形象。特别是刚开始的巨鹿之战:“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下面的描写更精彩:“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这一段简直像是电影镜头,有长镜头、有特写,各位可以想象诸侯军“膝行”的样子。
项羽的威风当然也展现无遗。这里“无不”二字连续出现了三次,是故意重复的,也是典型的太史公手法。钱锺书先生特别指出:这是太史公修辞的一个特色。到了班固写《汉书》的时候,反而把“无不”去掉了,文气就弱了很多。
从历史到通俗演义
以项羽为代表的武的英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逐渐地衰微了。原因其实很简单,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所谓乱世出英雄,个人主义很强的。可是到了汉唐以后,科举制度逐渐兴盛,当时的贵族阶级逐渐被官僚所取代,所以一个庞大的以文官为主、以考试来中举的官僚系统,逐渐取代了武士、军人的传统。
唐朝还有文武双全这种说法,可是宋朝以后基本上被文官、儒家取代了。这个武的传统到哪里去了呢?它进到了中国通俗文学里的演义小说中。和《项羽本纪》的传统最有渊源的演义小说就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我要特别提醒各位,《三国演义》里面至少有两段情节直接引了《项羽本纪》:一段是在第二十一回,曹操请刘备“煮酒论英雄”,刘备吓得半死,关公和张飞前去保驾,曹操说:“此非‘鸿门会’,安用项庄、项伯乎?”还有一段是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你们自己看看,这里的行文是否受到《项羽本纪》的影响?
然而在通俗演义中,很难看到一个和项羽旗鼓相当的英雄。有人说曹操是有谋略的,懂得调兵的。可是曹操碰到周瑜的时候,就遇上劲敌。周瑜的确像一个英雄,不仅有谋略,而且一身是胆,但至少“草船借箭”那一节还要靠孔明。
我们可以把《三国演义》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和《项羽本纪》做个对照:如果刘备有点像刘邦的话,那么吕布跟周瑜合在一起就有一点像项羽了,但还是不足。我认为《三国演义》从《项羽本纪》学到最多的是关于谋略和谋士的描写,英雄旁边要有谋士,才能成事。
《三国演义》一个最重要的发明就是孔明,对孔明的塑造很特别,甚至比范增和张良更出色。他的学问很渊博,对于中国的三大传统(儒、释、道),还有各种兵书、天文地理、卜卦等杂学都了如指掌。你在《项羽本纪》里很难看到张良看过什么书,张良也没有祭东风。范增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气量似乎也不太大。
所以后世人罗贯中就把一个历史上不重要的人物——孔明,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角,你也可以说把孔明变成了一个英雄。可是我们千万不能把历史和演义混为一谈,以为历史上孔明这个人就是这个样子了。历史的真相往往不能满足人们的集体想象,所以才会有“历史演义”的出现。
《三国演义》电视剧中,诸葛亮骂王朗一幕已经成为B站鬼畜经典素材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项羽这个原型的话,中国很多小说里的英雄形象都写不出来了。《项羽本纪》的伟大就在于此。我们看古书就看到很多原型。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原型。把原型奠定以后,再发展到各种文类和文本里面。
《史记》的传统变成演义有两个趋势,两者是完全相对的。一个趋势就是英雄变成武侠小说里面的武侠;另一个趋势就是,在传统儒家影响的正统里,英雄都被“儒化”了,他的价值系统改变了,不像项羽时代的勇、怒、义、愤,而是忠、孝、节、义。
比如杨家将,个个尽孝,父亲死了我一定报仇,而且儿子、女儿、媳妇都一起参加。岳飞的传说更是“儒化”得厉害。《说岳》是清朝人写的,最重要的一段就是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为什么那么重视母亲呢?因为孟母三迁嘛。
而且妙的是武将一定被文臣出卖,所以岳飞被秦桧害死了,文人永远是赢的,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而一个真正的、有气节的文人,如文天祥,命运就更糟了,他最后写的《正气歌》中所说的“浩然之气”又是什么呢?浩然之气就是一种英雄气概,可是他把它完全“儒化”了,变成一种道德节操:为了对一个朝代尽忠,不惜自杀。
我们也可以说,在中国的儒家精英传统里,英雄已经不重要了。所以英雄人物就跑到武侠小说里面去了,一直到现在也是如此。金庸写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各位都非常熟悉,不必我多讲。
end
图书推荐
著名学者李欧梵选取了心目中能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英雄本色、政教道统、江河岁月、饮食男女、魑魅魍魉、魂兮归来,结合经典文本进行个体剖析,从中外比较、古今汇通的角度阐释中国文化传统是什么。同时,作者所提出的这六个面向又构成一个完整而多元的文化光谱,它们相互映照,富有乐感,读来甚有趣味。
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