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将相和的写作背景是:赵国大将廉颇不满蔺相如一介文官位居自己之上,想要让蔺相如难堪。而蔺相如为了顾全大局处处避让廉颇。而后廉颇知道了蔺相如相忍为国的举动深表惭愧。随之,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此和解。这就是将相和的历史背景。
《将相和》是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是由完璧归赵、绳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构成。最初,战国的秦始皇想通过交换城池来得到赵国的宝玉和氏璧。但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后,秦始皇并不想用履行当初的承诺,一心只想得到和氏璧。最终,蔺相如略施小计将和氏璧完整的带回赵国,自己也全身而退。
之后,蔺相如有陪同赵王赴秦王的绳池之会,最终也没有让秦王占到赵国分毫便宜。自此,赵王对蔺相如信任有加,封他为上卿。官位甚至高过了赵国征战多年的大将廉颇。对此,廉颇很是不服,认为一介书生如何能与他相比。
蔺相如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对于廉颇的种种刁难都回避躲让。他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怕廉颇,而是认为在赵国起兵打仗要靠廉颇,而在文才方面要靠自己,不能为了国家安危与自己人起内讧。
廉颇后来明白了蔺相如的这些举动,羞愧难当,随之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请求原谅。而蔺相如也不计前嫌,热情招待了廉颇。自此,两人成为好友共同守护赵国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