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首创纪传体编史书,成为历代正史所遵循的体例,因此《史记》被称为24史之首。
而《华阳国志》则被后代史学家称为地方志之首,首创该体例的人叫常璩(音qu同渠音)。
常璩,字道将,东晋蜀郡江原小亭乡(今成都崇州市怀远镇)人。大约生于年,卒于年。
常璩出生于常家大族,青少年时期广读典籍,掌握了极其渊博的知识。李雄在四川建立政权后,刻意网罗名人以装潢门面,用常璩为散骑常侍。这是个咨询性质的职务,成天追随在皇帝左右,随时回答皇帝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出则骑马伴随皇帝前后左右,因此称为散骑常侍。
公元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军至成都,成汉李雄政权灭亡。桓温在四川招募贤才,器重常璩,称他为“蜀之良也”,授以参军之职。参军职位相当于后来的军事参谋,为主帅幕僚。
入晋后,常璩居东晋都城建康(南京)。东晋朝廷重中原故族,轻蜀人或外来人。这时常璩年老,受到歧视排挤,心情郁闷,遂怀愤著述,写成《华阳国志》,旨在赞誉巴蜀文化,济济人才,以实例扭转建康士流对蜀人的轻藐。
因该书资料翔实,观点新颖,叙述得法,文词典雅,而成为名闻中外、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
该书是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的重要史料和现存最早的以“志”为名的地方志。
“华阳”即华山之阳,指秦岭以南,为古巴蜀所在地,《禹贡》有“华阳黑水惟梁州”一语,《华阳国志》书名即来源于此。
西汉的益州即是九州中的梁州,在西汉,梁州的范围即益州的范围,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及广西一部分都属于梁州。
《华阳国志》全书分为12卷,即12志,11万多字,记述巴蜀地区从远古到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年)期间的历史、地理、风俗、掌故、人物等全方位的知识。
《华阳国志》是中国现存最早、体制系统完备的地方志书,在中国方志学史及中国文献学史上有很高声誉。
自此书以后,“方志”一名才正式确定,“方志”性质也才由最初一方地理历史纲要之书,演变为记述一地区古今各种事物的百科全书。
此后一千多年来,常璩所开创的志书编纂体例,一直为历代编撰地方志者所借鉴。地方志作为一种特殊体例的史书也逐渐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地方政府的职责之一,一直沿袭至今。
现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均设有志书编撰办公室,作为政府的常设机构之一。
常璩,亦因此被后人尊为“中国地方志的初祖”,其开创之功,永载史册。
《华阳国志》资料丰富,考证翔实,文笔精丽,是研究我国西南地区乃至成都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该书成书后即受到史学界的高度重视。
据《魏书·崔鸿传》载,北魏史学家崔鸿为撰写《十六国春秋》,托人全力征求此书,但因南北阻隔,7年未得;直到22年后,其子崔子元才访购到这部书,崔鸿还没来得及仔细研读,即告病故留下终身遗憾。
多年前成都人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创方志得名之始,开方志体例之先,其地位恰如《红楼梦》之于古典文学、《史记》之于传统史学、《水经注》之于古代地学,乃中国传统文化之原创经典。
日前笔者专门去崇州境内参拜常璩纪念馆。常璩纪念馆位于成都崇州市街子古镇,邻青城后山环境清静幽雅,缓缓漫步馆中,馆内有藏书楼,有抄志坊,睹物思人,高山仰止,钦敬之情油然而生。
史料上所载常璩为崇州三江镇人,我向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求证,工作人员告诉我,常璩是崇州怀远镇人,就在附近不远。我采信工作人员的说法,常璩为崇州怀远镇人,但不知准确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