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令人明鉴,目前广为流传的有两本,一本

北京痤疮主治医院 http://m.39.net/pf/a_8740638.html

历史是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历史。在没有文字以前,人们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故事,就是口耳相传的历史。当数千年前,人们创造了文字后,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也随之诞生。

俗话说的好,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也令人明鉴。我们看“史”字的原形,就像一只手拿着简册的样子。过后,就有了右史记事,左史记言的分工。所谓的记事、记言,其实是很难截然分开的。

如果从古代史书体裁的分类上,一定要划分的话,现存的甲骨文和青铜器上的铭文,基本上属于记事,而像《尚书》和《国语》,则基本上属于记言。

中国古代传世最早的一部史书,是夫子整理修定的《春秋》,这也是私人修史的开始。此后,战国时代有了《战国策》、《左传》、《国语》等私修史书。

到了汉代,司马迁撰《史记》,班固撰《汉书》,这都属私人修史范畴,而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隋唐两代。

从历史留传下来的第一部史书起,史书的核心就是为后世作为借鉴而存在的,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通古鉴今”。

譬如,汉代司马迁父子二人撰《史记》的宗旨,就十分明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总之一句话,探寻研究历史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并为当下现实服务。而且,不仅私人修史目的是这样,就连官方修史也同样如此。

早在公元前年,也就是距今2年前的西周,周天子就一再分析总结夏、商两代灭亡的教训。周本来是一个小邦,竟然灭了当时是大邑的“商”,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亡者因什么而亡,兴者因什么而兴。

唐太宗早期就通过借鉴历史,知道国家治乱兴衰的道理。所以,他派遣大臣宰相亲自监修史书,以总结历代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这也是他成为一代明主,开创大唐盛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编举个小例子,来证明历代君主对史鉴的重视。

有一次,宋太祖赵匡胤动手打了一个下属,他自恃是皇帝,无人能奈何于他。但被打的属下竟从容地说:我虽告不了陛下,但史官却可以记录陛下的行为。宋太祖听后,马上给被打的属下赔礼,赏赐了许多金箔。这说明宋太祖担心,青史之上留下恶名。

在今天留下的成千上万没有间断的史书记载中,仅一部二十四史,就有卷,多万字。它囊括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到明朝灭亡,长达多年的历史,被历代王朝冠以“正史”。

另外,大雅里边有一篇《荡》中有记载:“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大意是说殷为什么会亡,被我所取代,我的镜子就在夏代。这恐怕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以史为鉴”的实例。

从这以后,中国的《春秋》、《史记》、《汉书》,到清代修定的《明史》,直到民国20世纪20年代的《清史稿》。这里边主要的核心都是讲“以史为鉴”,正如司马光曾讲“善可为法,恶可为鉴”。

《史记》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正史”,它的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司马迁一生坎坷,10岁就随父进入长安。20岁时又遍游祖国各地,考察民俗、民情。38岁任太史令,有机会阅读宫廷收藏的历史文献。从而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编写一部史书。

不料,一次意外的灭顶之灾,给他编撰史书的工作,带来了无限的曲折。因为,他替兵败的李陵辩解,而惹恼了汉武帝。于是,他惨遭宫刑,被下了大狱。

小编要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宫刑”:

“宫刑”是古代一种仅次于杀头的重刑,也就是阉割之刑,人们俗称“太监”。不仅使受刑人身体不全,断绝生育,而且,还有极大的污辱性。

出狱后的司马迁,被任命为宦官担任的“中书令”。面对侮辱先人,乡党耻笑,无面目于父母丘墓的悲惨处境,他以高度的责任感,惊人的毅力和忍耐,处“极刑而无愠色”,以毕生精力完成了全书的编纂。

《史记》是司马迁用自己的人格和生命,为后人留下的一部不朽之作。全书篇,52万字。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到西汉汉武帝时期,余年的史实,被公认为是中国通史的开山之祖。

虽为通史,但《史记》关于汉代的记载超过半数,后人从中不仅看到的是珍贵史料,尤为可贵的是他给人们,留下的科学认真的态度和求实存真的精神。

他深知“以史鉴今”的分量,为了使后人了解历史的真实情况,他敢于秉笔直书,批评当代的奢侈之风和贫富不均的现象。对地方富豪之家,武断于乡曲,男子力耕而吃不饱,女子纺织却无衣穿的事实,直言不讳。

他不以胜败论英雄,为败于汉高祖刘邦的项羽立“本纪”,批评吕后“政不出房户”,更批评当朝的汉武帝“穷兵黩武”。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审慎态度,成为后世修史的典范。

《史记》以人物为中心,体现了儒家的人本思想,开创了史书“纪传”体例。书中称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正确的表述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其实,小编理解的《史记》的价值,主要还是写战国到秦汉这段历史,书中将这段历史的变化写出来了。无论国内的其他学者各持什么观点,对春秋战国到秦汉的历史认识,基本根据的都是他的《史记》。

如果说《史记》是私修史书的代表之作,那么官修史书的代表,应是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国历史上官方设局修史,始于南北朝时期。自此以后,史馆之设迄未中断,相应的私修史书,则受到极大限制。

历代史馆中监修都由朝中宰相兼任,专设修撰、编修、起居郎若干人。这些人都由朝廷供养,修史成功还会得到赏赐。比如:司马光修史时,皇帝御赐其藏书多卷,还亲赐书名《资治通鉴》。

当然,朝廷之所以垄断修史,为的是在实现政治、经济、军事统一之后,保证思想统一,树立统一的历史文化观,其中,“通古鉴今”的目的更加明确。

司马光修史,按他自己的说法是专取有关国计民生的“可法之善,可成之恶”而编,为的是让当权者“以古鉴今”,体悟兴衰之道,分清善恶是非。同时,由于编修《资治通鉴》是在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下,因此,书中明显地表现出他维护祖宗旧法,反对新政的主张。

《资治通鉴》也是一部“通史”,所修内容上起周朝,下至五代,共年。全书以时间顺序叙述史实,故被称为编年体。与私修的《史记》相比,官修的《资治通鉴》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更加明确。

也许正是由于它的“资治”作用,这部耗时19年而编成的史书,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续编、注释者继而不绝。历代统治者和官场仕人,都把它奉为必读范本和教科书。

翻开中国历史,大家就会看到历代帝王,都很重视“以古鉴今”。比如:

秦始皇,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为了取代自西周以来分封诸侯,所带来的弊病。

汉高祖,实行无为之治,推崇黄老之学,这是吸取了秦始皇严刑酷法的教训。

元王朝忽必烈,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把国人分为4等。其中,把我们汉人定为3等公民,结果加剧了民族矛盾,活该它不到年,就被明王朝所取代。

恰恰相反,同样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清朝的康熙就以古为鉴,较好地处理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开创了康乾盛世。

在中国,各类史书浩如烟海,自唐代以后,历朝统治者为前朝修史已形成惯例。并不因为某个王朝被自己推翻或某个王朝由异族建立,而有所更改。

首先,官修的正史,毕竟是由皇帝“钦定”的事情,后人在阅读、研究以史为鉴时,切不可忽视了“钦定”二字。

其次,私修的正史,虽然没有“钦定”二字的困扰,但是,我们也切不可忽视作者个人“倾向”二字。小编就一直认为,中国历史对始皇嬴政的评价,就有失公允。

不过,小编还是提醒一下大家,这些留传至今的史书,是否全部真实可靠,小编觉得值得商榷。但是,我们可以客观来看,只要从中得到我们需要的智慧,管它是否真实存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