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www.wisdomtouch.com/导语:汉武帝时期,汉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也空前的繁荣。在辞赋得到发展的同时,历史散文也出现了一座丰碑,这座丰碑就是司马迁创作的《史记》,司马迁不仅是史学家,更是一个文学家,《史记》也代表着古代历史散文发展的最高成就。《史记》同时具备了文学作品和史书的特点,不仅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还给人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依据。司马迁雕像《史记》的成书过程《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出生于龙门,龙门的乡土文化使司马迁具备了一股豪迈灵秀的气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个学识渊博的人,司马谈的兼容并包的思想对司马迁的创作影响是巨大的。司马迁出生于史官家庭,受到了史家文化的熏陶,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并且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储备。他不仅喜欢读书,并且还喜欢与他人进行交流,养成了知人论世的习惯,这些对《史记》的形成都具有积极影响。司马谈司马迁二十岁时曾游历过许多地方,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深厚的感情。司马迁还具有追根问底的特质,当得知一件事时,不仅会问为什么会这样,还会实地考察分辨这件事究竟是不是真的。司马谈和司马迁都具有同样的抱负,可是司马谈还没有完成就去世了,司马迁继承了他的遗志,继续完成司马谈没有完成的修史的任务。《史记》并不是一开始就叫这个名字,在司马迁从司马谈手中接过这个任务时,《史记》还叫做《太史公书》。《史记》一共创作了14年,司马迁在写《史记》时遭受了不少困难,如身陷监牢、遭受宫刑等,但这并没有使他放弃。《史记》不仅只是对历史的总结,还带有司马迁个人看法,《史记》中包含有怨刺之情。司马迁在狱中《史记》的艺术特色《史记》首创了一种新的体例:纪传体,将历史人物按身份、影响分为了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纪传体体现了司马迁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但是这种体例也是有局限的,同一件事可能会被记录两次。司马迁《史记》具有史家的实录精神,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大量查找相关资料,据金建德所说,司马迁参考的书籍有八十多本。不仅如此,司马迁还会去相关的地方,询问当地的居民,确认所记事情的真假。《史记》还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首先体现在不回避最高统治者。如《史记》既写了刘邦对统一天下所做出的贡献,也写了他的缺点,如奸诈狡猾、背信弃义。司马迁的话剧形象司马迁还揭露了上层人士冷酷自私的本质,但另一方面,司马迁又对屈原、荆轲等人大加称赞。《史记》注重人物描写,成功刻画了生动形象、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史记》不仅记录了人物生平际遇,同时也探索了形成的原因。这些人物形象又富有艺术性,所以才说《史记》不仅具有史学价值,还具有文学价值。司马迁还善于构造富有戏剧冲突的情节,并以此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其中《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司马迁的叙述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每一篇传记都有一条主线,全文是围绕着主线进行描写的。《史记》的影响和地位《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古代史传文学早在秦朝就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多为国别体、编年体,而司马迁却开创了一种新的体例,《史记》的完成标志着古代史传文学到达了顶峰。《史记》弘扬的人文精神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史记》是古代散文的典范,他的写作技巧被后世文人借鉴学习,如唐宋八大家、桐城派的散文创作都受到过《史记》的影响。《史记》中的很多故事情节,都为后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素材来源,如《东周列国志》。同时《史记》描写人物的手法也被后世文人学习。虽然后世文人乃至现代学者都十分看重《史记》的价值,但实际上在汉代,《史记》并不是很出名。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史记》揭露了君王的缺点,引起了帝王的忌惮,同时这种描述与当时文人的忠君思想不一致;二是当时出名的文人如班固等人认为《史记》非圣无法,所以被当时的大部分文人所排斥。当时最出名的史书为《汉书》,哪怕到了西晋时期,大部分文人都认为《汉书》的地位比《史记》高。直到唐宋时期,《史记》的价值才被当时的大部分文人所认可,而到了明清史记,对《史记》的研究则达到了高峰时期。尽管当时《史书》被统治阶级视作“榜书”,但《史记》对中国做出的贡献却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的。《史记》的价值不止在于创作方面,更重要的影响是那种批判精神和讽谏精神。《史记》对文人的影响也主要在于唐宋以后,唐朝韩愈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奉《史记》为经典,宋朝的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人也都推崇《史记》。在唐宋时期,《史记》具备了“文统”的地位。结语:《史记》不仅对文学创作的作用十分巨大,对历史研究也具有重要作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曾出现过两股文学思潮,分别是浪漫主义思潮与现实主义思潮,而这两个思潮对创作者的看法却截然不同,浪漫主义思潮认为创作应该尽情地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现实主义思潮则人物创作应该遵循现实,并且尽量避免作者主观想法的出现。我们不能说这两种思想谁对谁错,这两个思潮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但我们可以灵活结合,将两个思潮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就像司马迁这样,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主观评价,这样的作品也是成功的文学作品。参考书籍: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