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到尧舜,史记是怎么记述五帝的乌

《史记》以“五帝本纪”开篇。五帝就是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kù)、尧、舜。司马迁把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说成是黄帝也许并不完全科学,但却意义重大。长江流域古先民遗址显示公元前7到5千年那里就种植水稻了,早于黄帝,而且在今福建、广东、云南等地也有古先民遗址早于黄帝,这些意味着黄帝可能不是各民族共同的祖先,而只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原强盛部落联盟的首领。但是,中华民族从此有了一面旗帜,成为境内各族人民共同的皈依,成为至今能将世界各地中华儿女从文化上凝聚起来的内核。在黄帝之前有神农氏,但后来神农氏管不住了,各地类似于军阀混战。黄帝就习用干戈,强大起来,又合并了炎帝,战败并杀掉了蚩(chi)尤,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平定了天下。颛顼是黄帝的孙子。黄帝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另一个叫昌意,昌意之子是颛顼。帝喾是玄嚣的孙子。这样算,帝喾就是颛顼的侄子。为什么颛顼没有继续传给自己的儿子或孙子,而是让帝喾继位了呢?不知道。时间太久远了,没有细节可以披露。据有限的信息只知道颛顼很有谋略,心眼多,智商高,而帝喾很低调、公正、有威望。帝喾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放勋,另一个叫挚,帝喾死后由挚代立,但是挚干得不好,就又由放勋继位了。放勋就是尧。关于尧的记载就丰富多了。《尚书》也是从“尧典”开始的。尧帝的形象很雍容大气,黄帽黑衣,红车白马,在他治下,人民团结,各地和睦归心。尧很大的一个功绩,就是观时空星象、定历法节气。任命星象官员往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对应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有意思的是,古人的时间空间是一体的,人和天是一体,人在天中,顺天行事。天是最高的权威和信仰。尧还面临一个重大挑战,就是治水,但是无可用之人。身边大臣推荐了好几个,他都觉得不行,最后只能让鲧试试,试了九年,还是不行。尧最后要选一个接班人,也是很难选。可贵的是,他明确表示,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行,“顽凶”。这体现了一种“天下为公”的精神,也因此被后世,尤其被儒家,世代歌颂。接班人总要找,于是就海选,放开了不论身份地位察举人选。最后,大家都说有一个人不错,那就是舜。舜是颛顼的后人,也就是说,到了舜这里,帝位又到了昌意这一脉。舜是颛顼的第七代孙,但是,从颛顼之后的第二代也就是儿子开始,就都是庶人了。颛顼之后帝喾即位,究竟怎么继位的,刚也说只能靠想象了。尧传位给舜,叫禅让,是被历代颂扬的感人故事。舜按辈分应该喊尧“爷爷的爷爷”,差四辈呢。所以尧一开始压根不认识舜。舜就是一个苦命的、家庭悲催的、换了今天很容易让人绝望得抑郁症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个小伙子。但是,舜恰恰就像绝望之中永远燃烧着的希望,就像黑暗中不熄的光,照亮了人心,也照亮了尧的眼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