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为何一定要除去吴广史记说出原因,

两千年前,大泽乡,陈胜、吴广两人相约起义。随后打出来“伐无道,诛暴秦”的旗号,各地农民广泛响应,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随后,陈胜建立“张楚”政权,称王,可不久后陈胜的部下杀死了吴广,陈胜非但没有惩处该部下,反而为其升官。

陈胜的部下究竟为什么要杀死吴广?又是否有陈胜在暗中授意?

起兵反秦

史记中记载,陈胜自幼就有鸿鹄大志,在少时为人佣耕时就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吴广待人和善,为人平和,史记中记载“广素爱人”。

两人在一次朝廷的征召戍边之中相遇,戍边的队伍途径大泽乡之时遇到了天降大雨,因大雨而无法在规定的时间赶到戍边地点。

按照秦朝的律令,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限内到达戍边地点就会被处以斩首。两人一番合计之后说道:“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于是两人谋划起了造反,推翻秦朝之事。

二人先是利用鬼怪之说,以狐狸叫声喊道:“大楚兴,陈胜王”,随后又杀死了押送戍卒的将尉,并对着众戍卒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众人受其鼓舞,追随他造反,正式拉开起兵反秦的序幕。

随后农民起义军如同秋风扫落叶之般,一路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克了秦朝诸多郡县,各地的豪强与反秦人士纷纷起兵响应陈胜。之后在人们拥立陈胜为王,并定下政权名叫“张楚”,起义形式一片大好。

功败垂成

张楚政权在占据了陈留郡之后谋求向西发展,随后陈胜派吴广带领大军进攻荥阳。大军在荥阳遭到了激烈的抵抗,久久无法攻克荥阳城。随后陈胜派遣大军绕过荥阳,直逼函谷关。在攻克了函谷关之后继续西去,一直打到距离咸阳只有百余公里的地方。

秦二世得到消息后大惊失色,派遣章邯收编了五十万刑徒组成了大军截断起义军粮道,随后将起义军全部消灭。之后又继续向东,进攻荥阳处的吴广大军。

在章邯大军杀到荥阳,荥阳一片危局之时,起义军内部却又爆发了矛盾。陈胜手下,起义军将领田臧假传陈胜的命令将吴广杀害。

随后章邯大军杀来,一整只起义军部队全军覆没,起义形式彻底的跌落谷底。

不久后陈胜又被自己的车夫杀害,这一只起义军彻底失败。

萧墙之乱

陈胜从起兵,到以燎原之火之势攻克秦朝诸多县郡,再到失败被杀,这之间仅仅过了六个月。我们仔细研究这个过程会发现,在陈胜、吴广团结一致,赏罚分明之时,起义军就团结合作,战无不胜。

而在陈胜、吴广,互相对抗,骄奢淫逸之时,起义军就会各自为战,一败涂地

在起义之初,大家都不知明日会如何,自然会团结合作,不会互相攻击。

而在形式一旦稳定下来,便会人人都去觊觎那个皇帝宝座,陈胜是王,吴广是陈胜的军师,可吴广也想要做王。

并且在史记中记载“广素爱人”,可知吴广待人和善,因而可能吴广比陈胜更得民心,故而对陈胜的位置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加之时逢章邯率领大军攻来,吴广与陈胜的心腹田臧意见不统一,发生了冲突,军权在吴广的手里。于是此时田臧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便杀死了吴广,夺了兵权。

可田臧在杀死了吴广之后,非但没有受到陈胜的处罚,反而被陈胜升了官。原因在何?

史记中记载“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在荥阳之战中,田臧才是总指挥。

但是在荥阳之战中,吴广却不听从田臧的指挥。由此可见,吴广此时已有不满陈胜之心,想要独自拉起一个门庭。敌人大军逼近,自己这里却是意见不合,无法统一指挥军队。

“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这是陈胜最后对吴广的定性,说他骄横而且不懂用兵,最重要的是吴广还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把他杀了无法统一全军对抗前来进攻的章邯大军。

在杀死吴广后,内部矛盾更加尖锐,吴广旧部还是不愿意听从田臧的指挥,于是起义军大败。

给我们的启示

从陈胜、吴广之事之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的启示。

其一,我们应当与别人约定好利益划分,不可糊涂行事。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更不用说和别的合作伙伴了。

像陈胜、吴广这样,一同从死亡里杀出的袍泽之情都抵挡不住利益的诱惑,更不必说我们当今与别人依靠着浅薄的利益连接起来的关系了。在做事前就划分好属于各自的利益,把账算清楚,就不会在事成之后,因划分利益而形成了重大分歧。

其二,我们应当虚心纳谏,不可刚愎自负。荥阳之战之中,吴广不愿意听从别人别人的意见,同时自己也不懂军事,造成了陈胜只能暗中派人杀死他,最终造成了起义军的惨败。

我们也当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正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个人的知识总是会有局限性的,我们要集思广益才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其三,我们要早早确定下领袖,不可群龙无首。一个团队里不能有两个领袖,只能有一个领袖。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像陈胜、吴广这般,主次不分,最终一定会导致分裂与内部矛盾。

就像我们在一个团队中一样,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无关对错,只是思路想法不同罢了,而这时就需要一个领袖出来拍板决定。

这个领袖需要有卓越的才干,待人和善,善于虚心纳谏,如此方能成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