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最开始得知夏朝的存在是在周朝文献中。后来在《史记》中揭开了夏朝的神秘面纱。周朝和西汉的《史记》距离夏朝年代未免太过久远。
值得一提的是,记载众多历史事件的甲骨文中没有夏朝的痕迹。所以世人只能参考周朝文献和《史记》中对夏朝的记载,并不能盲目全信。
提到夏朝,难免会联想到夏桀。夏桀的所作所为和世人的评价行为和纣王及其相似。甚至后人对两人的记载如出一辙。相似的点太多,自然引起了考古学者的注意。于是出现了一种大胆推测:商汤并没有灭了夏朝,但是不想背上反叛的罪名。所以选择改写历史。
商朝对夏朝的记载近年来,考古学者在商朝后期都城遗址处挖掘出许多意义重大的文物。其中自然也包含了记录历史事件的甲骨文。
挖掘出土的甲骨文中,恰好有关于商汤在位期间四处征战的文字记载。但是匪夷所思的是,完全没有关于讨伐夏朝的记载。
按道理来说,讨伐暴君并且成功了,如此大的功绩怎么可能不被记载呢?甚至完全没有关于夏朝的记载。
虽然商朝如此反常的举动让考古学者们更加质疑西周文献和《史记》中对于夏朝的这段记载的真实性。但是还不能下结论。
原因其一是人们对于甲骨文的研究不够深入,还不能完全正确地理解全部内容。其二是甲骨文不是记载历史的史书,而仅仅是卜辞。记载不全面在情理之中。
后人寻找夏墟考古学家们对夏朝的研究迟迟没有进展,于是选择不再局限于现有的资料。从此后人开始了对夏朝废墟的寻找。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二十世纪中期,发现了坐落于洛阳偃师地下的二里头遗址。很快考古学家开始了对遗迹的探索。
经过整理分析,考古学家们确定此地可以作为都城。但是通过进一步研究,考古学家们判断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应是公元前年后的人们所居住的地方。
世人开始推测此地为夏墟。由于商朝早期和夏朝存在的时间段刚好都是公元前年左右。再加上负责二里头遗迹的许宏教授优先考虑此地为商朝早期的都城。
由于遗址中并没有挖掘出可以直接证实这里就是夏朝都城的证据。世人对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的探究就暂时止步于此了。
已有资料中的商朝始年考古学家们通过对出土文物、历史遗迹中碳十四的衰变程度来计算,断代。结合大量遗址的存在时间和文献记载,最终确定了商朝早期的都城绝对在公元前年的结论之后的。
前文我们有提到,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应是公元前年后的人们所居住的地方。将信息结合后可以确定二里头遗址肯定不是商朝早期都城的遗址。
在人们认为二里头遗址会是夏朝旧都的时候,其他和它具有相同条件的遗址被发现了。二十世纪下半,大量拥有可以作为都城条件的遗址重见天日。
考古学家们对那些遗址进行碳十四测定后,发现其中有几个的存在时期和夏朝存在时间吻合。这几个遗址刚好也没有关于自己是哪个朝代的证明。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