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司马迁整理了所有的史料,写就了一部《史记》,史记从上古三皇五帝开始,一直写到汉初刘邦建立汉朝。
东汉时期,班固,班昭,整理西汉的史料,然后延续《史记》内容,写就了一本《汉书》。汉书主要是写了西汉的历史人物以及新朝王莽时期的历史。
同时,班固还参与编写了《东观汉记》,从汉光武帝一直写到了汉灵帝。
到了三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动乱,皇宫中的书籍资料,流传到了官员,百姓手中。
于是社会上就有了“三史”之称。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
到了唐朝,李世民对于自己夺位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于是在文化上,也开始塑造自己的好形象。于是开始国家名义正式进行修史。自此,也开创了后朝为前朝修史的先河。
他们除了编修了《隋书》《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还整理了前人已经编写的《南齐书》《宋书》《魏书》《周书》。
于是,这个时期,唐朝的国史馆隆重向社会推出了“十三史”,“前四史”,“十史”的概念。
前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本书。因为《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前四史是科举考试的范围书,因此,前四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传。
十史呢,他是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
十三史呢,又称“十三代史”,就是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总之,就是把唐以前的所有朝代的史进行了汇总,此时,再没有没写史的朝代或大的割据国家了。
唐朝以后,经历了五代十国,又是一个乱世,只是在后晋时期,根据唐朝遗留的资料,编写了一部《唐书》。其他的割据国家,即没有写史的时间,也没有人给他们写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国家稳定,再一次进行大规模的修史。于是又修了《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其实在《新五代史》出来之前,还写了一本《旧五代史》,只不过很快就被《新五代史》所取代,未进入十七史。同样的,后晋时期写的《唐书》就变成了旧唐书。也是却没有列在十七史之中。
元朝时期,脱脱主持编写了《宋史》《辽史》《金史》,但没过几年,元朝就灭亡了。
到了明代,整理《宋史》《辽史》《金史》,编写《元史》,这个时侯,对于国家层面,定义的正史是“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但不久后,大家发现,《新唐书》虽然文字华丽,但写的东西过于精简,有很多内容被删了,为了更详细的了解历史,于是又把《旧唐书》拿了出来,合并成为“二十三史”。
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二十四史》的刊印发行,是面向全国人民的。大家只要有钱,都可以去书店买了来看。不象西汉时期,史记被藏于宫中,不敢让人查看。
清朝灭亡以后,年,柯劭忞因为感觉明朝的《元史》编写的太过勿忙,有很多错误以及表达不清的地方,于是重撰了《新元史》,民国十年(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
当然了,更多的人,划把《新元史》与《清史稿》两书都列入正史,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二十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