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为何在关键时刻选择胡亥史记中的一个小

最近《大秦赋》热播,吕不韦和李斯已经先后出场,这两人分别在战国末年的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占有极其重要的分量。吕不韦以商人身份成为一诸侯国丞相,当初的付出得到了成千上万的回报,然而终究还是逃不掉“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的结局。而李斯呢,原本是楚国一个小吏,学习多年后在秦国取代吕不韦,秦朝统一天下后,他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个丞相,然,秦始皇去世后,他的人生也差不多走到了终点,机关算尽最后也算不过赵高,在与宦官赵高的斗争中败北,公元前年七月,李斯受尽五种酷刑摧残后被腰斩于咸阳,诛灭三族。如果说吕不韦的失败是由于商人的本性贪婪所致,那么李斯又是因何将自己送上绝路呢?李斯,楚国上蔡人,原本是郡县小吏,觉得自己的不应该让自己的人生平淡无奇后,他选择前往齐国,跟随荀子学习帝王术,几年后学成。那时,山东六国势力均不能与秦国抗衡,李斯毫不犹豫前往秦国寻找出路。一开始,他只是吕不韦的门客,后来见到了秦始皇,劝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得到秦始皇赏识,被任命为长史,后来他继续为秦国奔走,中间虽有变故,却凭借《谏逐客书》继续得到重用。秦统一天下,他却提议秦始皇焚书,破坏文化。秦始皇去世,李斯一开始秘不发丧本是为秦国的安定筹谋,不料最后为一己之私利,放弃原本的坚持,在关键时刻相信了赵高,选择支持胡亥成为新的皇帝。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若一,事无表里。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讬命哉!”於是斯乃听高。赵高是何人,胡亥又是何人?赵高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胡亥完全是一个脑满肠肥的二代而已,秦国终究被赵高控制,李斯也走上绝路。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对李斯的一生做出评价,认为李斯的悲惨结局是因为他不忠于秦朝,“听高邪说,废適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不过,小佛不太认同太史公的看法,小佛认为李斯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其实是本性使然。在《史记·李斯列传》中,一开始李斯就从厕所的老鼠身上明白了一个他的人生“真谛”: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於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他将一个人的成功归结于环境,这就是他选择秦国的初衷。秦始皇死后,李斯所面对的环境是:长子扶苏不在身边,只有胡亥在,而中车府令赵高与胡亥是一条船上。扶苏距离太远,变数太多,而胡亥就在身侧,他只需要稍微衡量一下哪一个“环境”更有利于自己,便很容易做出选择。认同李斯的会觉得他思维独特,不认同就会看透李斯做出“环境”抉择时其实看重的只是自己能够得到的利益,此即“利欲熏心”。参考资料:司马迁,《史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