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涉及原著卷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儒林列传》
文化,是文明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失去了文化传承,文明也就消失了,除了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其他三国,莫不如此。统一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基本保障。很难想象,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会有一致的民族认同。
我们不用“大一统”的说法来讲始皇帝的文化政策。一来他在这方面没有做到可以用“大一统”来总结;二来,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化政策可以统一,底色可以一致,但是其表现形式,始终是多元的,哪怕到了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也有其他派别的学术在继续发展。
回到正题,我们讲一讲秦始皇的文化举措。
第一、“书同文”,也就是统一文字。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文化上最大的贡献,没有之一。文字的统一,意味着说同样的话,写同样的字,甚至潜移默化的导致思维方式的一致性。从政治角度,让这个民族彻底凝聚在一个分母之下,才有了“分久必合”的底气。从经济角度,形成华夏大地的统一市场,哪怕是分裂时期,彼此做生意,也不觉得是“异族”。经济角度的意义在当代尤其重要。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十四亿人口基数,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认同一个“应用”,它的用户,也有一千四百万。这就是中国互联网经济,其他任何单一国家都无法匹敌的基本原因。
第二、汇集各诸侯国的经典建筑,搞古代版“锦绣中华”。秦始皇每灭一个诸侯国,就仿效它的宫殿,在咸阳北坡建造一个同样的。主观上,秦始皇的出发点,是炫耀军功,表现他的丰功伟绩。但是客观上,也让这些建筑风格包括它的文化内涵得以延续保留。不知道项羽那把火是否波及了这些,哪怕是烧掉了,建筑这些宫殿的工匠还有存活的,必将会有所传承。
第三、泰山封禅。封禅是帝王为宣扬功绩而举行的祭祀天地的活动。祭天叫封,祭地为禅。这个活动是当时齐鲁地区的儒生倡导的。不过,大前提就是大有作为的天子才有资格封禅。始皇帝自然是有资格的。主观上讲,秦始皇封禅,自然是为了宣扬自己的功绩,客观上,起到了提振民族自信心,巩固大一统的政治构想,促进统治集团内部团结的目的。提振民族自信心的作用,我们在之后讲他与匈奴战争时会重点说一下,这很重要。同时,封禅活动也激励了后代有上进心的君王去努力做大有为之君,从而去争取封禅的荣耀,比如,后来的汉武帝也干过封禅。讲个小插曲。三国时期的刘备,其中两个儿子的名字,一个叫刘封(养子),一个叫刘禅(最后继位的那位后主),合起来就是封禅,刘备的理想有多远大可见一斑。
第四、巡游刻碑,记录功绩。始皇帝外出巡游很多,这也为后世帝王打了样。他出游时,最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到处刻写石碑。《秦始皇本纪》明确记录的,就有六次。碑文都写得非常漂亮,有缺乏灵感要给孩子取名字的,可以去查查,因为都是歌功颂德的文字,所以都是好词。这件事,客观上,留下了一定的秦朝史料,也留下了一些华辞丽藻。同时,它和封禅有相似之处,那就是有利于提振民族自信心,在统治集团内部巩固大一统的政治理念。第五、打捞文物,但没成功。起因是这样的。周有九鼎,被秦昭襄王抢劫,在运输过程中,其中一只鼎飞进了泗水。秦始皇去打捞,结果没捞上来。这件事是否确有其事,史学界有争议。不过九鼎象征着华夏九州,缺少一只,是有一定的隐喻的,比如秦帝国衰落的隐患等等。《史记》记载了这件事,我们就说一下。
最后,我们还是要说到“焚书”和“坑儒”这两件事。这两个污点,是无法抹去的,也是无法被忽略的。它对文化发展的负面意义,我们在前面“焚书”和“坑儒”两节已经讲过,不再赘述了。
最后做个小结,秦始皇重视文化吗?重视。我这里没有用“文化发展”,是因为他对文化的重视,不是抱着发展文化的目的去的,而是如何维护他的大一统治国方略。在文化贡献上,我原本想用“功过参半”来评价他,但是考虑良久后,放弃了这个说法。因为文化与政治经济不同,文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不依统治者意愿,有些可能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些可能与统治者意愿大相径庭,文化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是潜移默化的过程。
我们用三节内容,讲完了始皇帝在统一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都是对内的。对外,六国已经灭亡,对秦帝国的威胁,只剩一个:匈奴。那么,秦始皇是如何攻略匈奴和周边偏远地区呢,请大家